乡土屏南
作者:刘杰,周芬芳 主编
出版:中华书局 2009.10
页数:291
定价:360.00 元
ISBN-13:9787101070316
ISBN-10:7101070310
去豆瓣看看 序言
第一章 屏南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历史地理
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
第二节 自然景观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二章 古镇与古村
……
第三章 民居与宗祠
第四章 宗教建筑
第五章 牌坊、亭、塔与古墓
第六章 县学、书院与文庙
第七章 桥梁与传统造桥技艺
第八章 古道、路亭、关隘与城寨门
第九章 戏台与戏曲
第十章 民间手工艺与民间武术
参考书目
后记
刘杰,1970年生于重庆。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广州佘畯南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98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200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1995年起,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同时致力于中国南方古代木构和乡土建筑的研究,曾出版《乡土中国——泰顺》、《库村》、《中国建筑环境生态观》(合著)等著作。2003年起,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并有成果《江南木构》(中英文版)、《泰顺廊桥》(合著)、《乡土寿宁》等问世。 周芬芳 1959年生于福建省屏南县。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曾任教师、乡镇宜传委员、县委报道组组长、乡长、乡镇党委书记、副县长等职,现任中共屏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多年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丁作。主编《屏南特色古文化》、《中国白水洋》(画册),参与主编《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参与编写“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资料。《濒危剧种四平戏的保护与发腱》(省二等奖)、《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木拱廊桥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多篇沦文破收人有关文集或出版,多次应邀参加中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中国廊侨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农民文化需求研讨交流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并做大会发言。
屏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脉中段,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古峰镇,距宁德市105公里,离省会福州市173公里。全县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7条主要溪流和180多条支流。清雍正十三年(1735),屏南从古田分出设县,县治所在地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雍正皇帝赐县名为“屏南”。分别与古田、蕉城、周宁、政和、建瓯接壤。境内重峦叠嶂,溪流纵横,景观奇特。有风景名胜区——举世无双的浅水广场白水洋、人间仙境鸳鸯溪,生态完好的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成片水松林和戏曲活化石四平戏、古廊桥、古民居、古寺庙等自然文化遗产。2006年以来,屏南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福桥、广利桥等9个项目被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平戏、平讲戏、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双溪铁枝被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甘国宝故事传说等9个项目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漈下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头村和双溪镇被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镇);屏南县还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戏曲),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