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相关文献综述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1 信息产业概述
1.1 信息产业的内涵
1.1.1 国外关于信息产业定义与分类的不同观点
1.1.2 国内对信息产业定义与分类的不同观点
1.1.3 本书对信息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1.2 信息产业的特征与作用
1.2.1 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1.2.2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3 世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世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1.3.2 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3.3 世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2 信息产业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2.1 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2.1.1 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
2.1.2 影响信息产业产业结构的因素
2.1.3 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
2.2 信息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2.2.1 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2.2.2 信息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2.2.3 信息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2.3 信息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2.3.1 信息产业国际转移
2.3.2 信息产业集群
2.4 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2.4.1 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4.2 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机制与创新模式
3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3.1 信息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3.1.1 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
3.1.2 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
3.1.3 影响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因素
3.2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自然成长模式”分析
3.2.1 美国“自然成长模式”的基本内容
3.2.2 美国“自然成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3.3 日、韩、(中国)台湾信息产业发展的“东亚模式”分析
3.3.1 “东亚模式”的基本内容
3.3.2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3.4 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模式”分析
3.4.1 印度“软件服务外包模式”的基本内容
3.4.2 印度“软件服务外包模式”的主要特点
4 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4.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演变
4.1.1 “政府主导,军工为主”模式
4.1.2 “计划与市场并行,军用与民用结合”模式
4.1.3 “以市场换技术,加工制造为主”模式
4.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4.2.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
4.2.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4.2.3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4.3 新时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新模式:双向并进
4.3.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目标与新路径
4.3.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4.3.3 “双向并进”是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最佳模式
5 “双向并进”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
5.1 “双向并进”的产业结构优化
5.1.1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5.1.2 升级加工制造业并与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集成式发展
5.1.3 以核心基础产业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突破口
5.1.4 将软件产业作为提升在价值链中地位的着力点
5.1.5 以信息服务业作为产业新增长引擎
5.2 “双向并进”的产业组织优化
5.2.1 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
5.2.2 推动基于内需的信息产业链的形成
5.2.3 以“大公司”战略塑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5.2.4 培育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技术竞争垄断型”市场结构
5.2.5 “双向并进”中的市场行为取向
6 “双向并进”中的区域发展模式与技术创新模式
6.1 “双向并进”的区域发展模式
6.1.1 信息产业区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1.2 “双向并进”的区域发展模式
6.2 “双向并进”的技术创新模式
6.2.1 对现有技术创新模式的思考
6.2.2 “双向并进”的技术创新模式
7 “双向并进”的政策建议
7.1 加强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公共环境建设
7.2 产业结构支持政策
7.3 产业组织支持政策
7.4 产业区域发展支持政策
7.5 技术创新支持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