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作者:杨勇 著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2
丛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页数:316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208073654
ISBN-10:7208073651
去豆瓣看看 序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理论研究框架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实质
二、公司治理中的资本力量
三、政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本书框架
第四节 文献检索
第五节 本书创新
一、研究领域上的创新
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三、观点上的创新
四、内容上的创新
第一章 晚清时期(1872~1911)的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
第一节 《公司律》颁行以前的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机制
一、晚清社会会对“公司”制度的初步认识
二、晚清社会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初步认识
三、1904年前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公司律》: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法制规范的起步
一、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的新阶段
二、《公司律》环境下政府与经理人博弈关系的再考察
第三节 《公司律》框架下的经理人选择机制
一、近代中国公司治理的新起点
二、经理人遴选过程中的法律虚化
三、个人利益对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冲撞
第二章 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的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
第一节 公司法人地位的确立
一、公司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的区分
二、法人治理机制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家族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机制
一、近代中国家族公司的出现及壮大
二、经理人遴选的家族本位化
三、经营决策权的家族内部化
四、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机制中的家族纬度
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企业家素质
一、企业家活动和近代中国公司的“黄金时期”
二、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企业家素质
第四节 公司治理机制中的“推”“导”结构
一、“推”:公司治理机制对政府力量的抵制
二、“导”:公司治理机制中对政府力量的利用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1928~1937)的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
第一节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南京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统制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统制经济形成的思想和实现渊源
三、南京国民政府当权者对“节制资本”思想的歪曲和利用
第二节 公司治理准则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公司“营利”目标的确立
二、公司准则主义的发展
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中政府角色选择与定位
一、政府角色的选择
二、公司治理思想中对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的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
第一节 经济统制体制下的近代中国公司
一、统制经济体制的形成
二、经济统制下的近代中国公司
第二节 公司治理机制中行政力量的重新强化
一、公司治理思想中的国家资本定位
二、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行政超强控制
第三节 对国营公司治理的分析和批评
一、国营事业的定位
二、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对公司治理机制弊端的认识和分析
第四节 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商界自主性力量
一、“参股”:政府对民营公司治理机制的控制
二、公司治理机制中商界力量的能动性
第五章 抗战以后(1945~1949)的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
第一节 战后国家资本的膨胀
一、未如理想的经济恢复与重建
二、国家资本的膨胀
第二节 战后近代中国公司的发展
一、民营公司发展的艰难困境
二、国营大公司的兴起
三、国家资本向官僚资本的变异
第三节 国营大公司治理机制的官僚化
一、1946年《公司法》中的官僚利益倾向
二、公司治理机制的内在官僚化
第四节 民营公司治理机制中产权的弱化
一、民营公司生存空间的缩小
二、民营公司产权的弱化
结束语:艰难的博弈与弱化的资本权利
一、行政力量与资本力量的博弈
二、行政支配下弱化的资本权利
参考文献
后记
杨勇,男,1974年2月生于山东东平,1993-1997年间就读于山东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2005年间就读于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
近年来,杨勇致力于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在《史学月刊》、《世界经济文汇》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十数篇,其著作《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及论文《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综述》曾分获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一等奖”、论文“二等奖”。
《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以1872年作为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研究的时间起点,按时间顺序总结评价了晚清时期(1872-1911)、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1928-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以及抗战胜利后(1945-1949)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过程,归纳了各时期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的特色,揭示了不同时期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和制度之间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的逻辑关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