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必读丛书:内科分册

目 录内容简介
第一章问诊和体格检查1
第一节问诊1
一、问诊的概念1
二、问诊的方法与内容1
第二节体格检查2
一、基本检查法2
二、一般检查4
三、头部7
四、颈部10
五、胸部11
六、腹部19
七、脊柱与四肢24
八、神经系统检查25
第二章医学影像诊断31
第一节主要检查技术及其在临床
医学中的地位31
一、传统放射学31
二、数字X线摄影术34
第二节影像分析与诊断方法43
一、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43
二、CT影像的分析与诊断46
三、MRI影像的分析与诊断47
第三节检查技术的选择及应用48
一、呼吸系统48
二、心血管系统50
三、肌肉骨骼系统53
四、消化系统55
五、泌尿系统60
六、中枢神经系统62
第三章心电图65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65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65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67
三、心电图波形产生的原理68
四、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
命名69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70
一、心电图记录纸70
二、心率的测量70
三、各波段振幅的测量71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71
五、V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
测量71
六、平均心电轴71
第三节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
正常值72
一、P波72
二、PR间期72
三、QRS波群72
四、ST段73
五、T波73
六、QT间期73
七、u波74
第四节心房、心室肥大74
一、心房肥大74
二、心室肥大75
第五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77
一、ST段异常77
二、T波改变77
三、u波倒置78
第六节心肌梗死78
一、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78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
分期80
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81
第七节窦性心律失常82
一、正常窦性心律83
二、窦性心动过速83
三、窦性心动过缓83
四、窦性心律不齐83
五、窦性停搏84
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4
第八节期前收缩84
一、房性期前收缩84
二、交界性期前收缩85
三、室性期前收缩85
第九节异位性心动过速86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6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88
第十节扑动与颤动88
一、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88
二、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89
第十一节传导异常89
一、窦房传导阻滞89
二、房室传导阻滞90
第四章超声检查92
一、正常人体组织及病变的
声学分类92
二、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93
第五章症状学94
第一节发热94
一、正常体温调节94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95
三、发热分类95
四、诊断97
五、鉴别诊断99
第二节头痛108
一、发生机制与病因108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09
三、伴随症状110
四、鉴别诊断111
第三节胸痛115
一、发生机制115
二、常见病因115
三、诊断116
四、处理原则119
第四节腹痛119
一、发生机制120
二、病因分类121
三、问诊要点125
四、实验室检查126
五、鉴别诊断127
第五节腹泻129
一、发生机制129
二、病因130
三、临床表现131
四、伴随症状132
五、鉴别诊断132
第六节眩晕133
一、发生机制133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134
三、诊断135
四、鉴别诊断135
第七节意识障碍138
一、发生机制138
二、病因139
三、临床表现139
四、伴随症状140
五、鉴别诊断141
第八节恶心与呕吐141
一、发生机制141
二、病因142
三、伴随症状143
第九节黄疸143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143
二、分类144
三、诊断147
四、伴随症状149
第十节血尿150
一、病因150
二、临床特点150
三、伴随症状15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51
第十一节便血152
一、病因153
二、临床表现154
三、诊断155
第十二节咯血157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157
二、临床特点158
三、诊断159
四、鉴别诊断160
第十三节腰背痛163
一、病因163
二、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165
三、诊断165
第十四节水肿167
一、发生机制167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168
三、诊断170
第十五节咳嗽与咳痰172
一、发生机制172
二、病因172
三、临床表现173
四、实验室检查174
五、伴随症状174
第十六节便秘175
一、发生机制175
二、分类及病因175
三、临床表现176
四、伴随症状176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177
第一节上呼吸道感染177
一、病因与病理学177
二、临床表现177
三、诊断方法178
四、治疗178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178
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7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8
二、临床表现178
三、诊断方法179
四、治疗原则179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179
第三节肺炎179
一、病理179
二、肺炎分类180
三、临床表现18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81
五、治疗182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182
七、几种常见的肺炎182
第四节肺脓肿187
一、病因和病理187
二、临床表现189
三、辅助检查189
四、诊断190
五、鉴别诊断190
六、治疗措施191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192
第五节支气管扩张192
一、病因与病理192
二、临床表现193
三、辅助检查193
四、诊断193
五、治疗措施194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194
第六节支气管哮喘19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4
二、临床表现195
三、辅助检查19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96
五、治疗方法197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198
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8
二、临床表现199
三、辅助检查19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00
五、治疗原则201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02
第八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02
二、临床表现202
三、辅助检查20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04
五、治疗原则204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05
第九节呼吸衰竭206
一、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206
二、临床表现208
三、辅助检查209
四、诊断210
五、治疗原则210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12
第十节肺结核21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13
二、临床表现213
三、并发症215
四、辅助检查215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216
六、治疗原则217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219
第十一节肺癌220
一、病因与病理改变220
二、临床表现221
三、辅助检查222
四、诊断222
五、治疗措施223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26
第十二节气胸22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6
二、临床表现227
三、辅助检查22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28
五、治疗原则229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29
第十三节胸腔积液22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9
二、临床表现230
三、辅助检查23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33
五、治疗措施234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36
第十四节特发性肺纤维化236
一、病因与病理改变236
二、临床表现237
三、诊断237
四、治疗措施238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238
第十五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综合征239
一、病因239
二、临床表现239
三、诊断及治疗239
四、预防和健康教育240
第七章循环系统疾病241
第一节高血压241
一、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
改变241
二、诊断标准243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243
四、诊断245
五、鉴别诊断248
六、治疗250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256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256
一、临床分型256
二、病因、病理生理学257
三、临床表现25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60
五、治疗266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78
第三节心力衰竭279
一、病因279
二、临床表现28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82
四、治疗283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292
第四节心律失常29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92
二、临床表现292
三、诊断方法293
四、治疗294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298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299
第一节消化性溃疡299
一、病因299
二、临床表现303
三、并发症307
四、实验室检查309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311
六、治疗312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319
第二节腹泻320
一、感染性腹泻320
二、非感染性腹泻333
三、腹泻的预防和健康教育336
第三节肝硬化336
一、病因337
二、临床表现338
三、实验室检查341
四、并发症344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345
六、治疗346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353
第四节酒精性肝病353
一、酒精性肝病发病的危险
因素354
二、临床表现354
三、实验室检查35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55
五、治疗358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361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362
第一节常见临床表现362
第二节常用检查方法364
一、肾功能检查364
二、免疫学检查366
三、特殊生化检查368
四、肾病的影像学检查369
五、核素检查370
六、肾脏病理学检查371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37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72
二、临床表现373
三、并发症373
四、实验室检查374
五、诊断374
六、鉴别诊断374
七、治疗375
八、预防和健康教育376
第四节慢性肾小球肾炎37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76
二、临床表现377
三、并发症37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77
五、治疗378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379
第五节肾病综合征380
一、病因380
二、临床表现380
三、并发症38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81
五、治疗381
六、预防及健康教育384
第六节尿路感染384
一、病因384
二、临床表现385
三、实验室检查385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86
五、治疗387
六、预防及健康教育389
第七节肝肾综合征389
一、病因389
二、发病机制390
三、临床表现39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90
五、治疗391
六、预防及健康教育392
第八节急性肾功能衰竭392
一、临床表现392
二、实验室检查39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4
四、治疗395
五、预防与健康教育396
第九节慢性肾功能衰竭397
一、原因397
二、临床表现397
三、实验室检查398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99
五、治疗400
六、肾衰病人用药原则与
剂量调整方法404
七、预防及健康教育405
第十章结缔组织病及风湿性疾病407
第一节概述407
一、风湿性疾病分类407
二、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方法408
三、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408
四、实验室检查409
五、风湿性疾病的治疗410
第二节风湿热412
一、病因412
二、发病机制412
三、临床表现412
四、实验室检查413
五、诊断414
六、鉴别诊断414
七、治疗415
八、预防及健康教育416
第三节类风湿关节炎41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17
二、临床表现417
三、实验室检查418
四、诊断要点419
五、鉴别诊断419
六、治疗420
七、预防及健康教育423
第四节系统性红斑狼疮423
一、病因423
二、临床表现423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25
四、诊断426
五、鉴别诊断427
六、治疗427
七、妊娠生育问题429
八、预防及健康教育429
第十一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430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431
一、病因431
二、临床表现431
三、实验室检查43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31
五、治疗432
六、健康教育与预防432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43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33
二、病理433
三、临床表现433
四、实验室检查436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437
六、治疗438
七、健康教育与预防440
第三节糖尿病44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41
二、糖尿病的分型442
三、临床表现443
四、实验室检查445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446
六、治疗447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450
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51
第四节痛风45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53
二、临床表现45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54
四、治疗454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455
第五节肥胖症45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55
二、临床表现456
三、诊断456
四、治疗457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458
第六节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
血症458
一、血浆脂蛋白代谢的基本
概念459
二、血脂异常的分型463
三、临床表现464
四、实验室检查464
五、诊断465
六、治疗465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468
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469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469
一、病因469
二、临床表现46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69
四、治疗470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471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471
一、病因和分类471
二、临床表现472
三、实验室检查472
四、诊断473
五、治疗473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475
第三节溶血性贫血475
一、病因分类475
二、临床表现476
三、实验室检查476
四、诊断477
五、治疗477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478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概述478
一、分类478
二、诊断479
三、治疗481
四、预防和健康教育482
第五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48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82
二、临床表现483
三、实验室检查48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84
五、治疗484
六、疗效参考标准486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486
第六节白血病概述48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87
二、分类487
第七节急性白血病488
一、分类488
二、临床表现489
三、实验室检查49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92
五、治疗493
六、预后、预防和健康教育498
第八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99
一、临床表现499
二、实验室检查50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00
四、治疗501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502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及精神系统
疾病503
第一节脑血管疾病503
一、概述503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05
三、脑血栓形成508
四、腔隙性脑梗死513
五、脑栓塞516
六、高血压脑病517
第二节癫痫518
一、概念51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518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519
四、诊断方法519
五、癫痫发作520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523
七、治疗、预防和健康教育524
八、癫痫持续状态526
第三节神经症528
一、焦虑性神经症528
二、强迫症530
三、疑病性神经症532
四、癔病534
五、抑郁性神经症537
第四节精神分裂症539
一、概念53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539
三、临床表现540
四、临床分型54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542
六、治疗原则544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544
第五节情感性和心因性
精神障碍545
一、情感性精神障碍545
二、心因性精神障碍548
第六节心身医学知识549
一、心身疾病549
二、人格障碍551
三、性心理障碍553
第七节心理咨询555
一、概念555
二、咨询内容555
三、心理咨询的种类和方式555
四、开展心理咨询的条件555
五、心理咨询方法和必须
注意的问题556
第十四章急诊急救557
第一节概述557
一、现代急诊医学主要内容557
二、急诊医疗体系的基本
组织形式557
三、突发事件判断方法及
处置原则558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560
一、病因560
二、基础生命支持560
三、进一步生命支持562
四、延长生命支持563
五、复苏后的处理与转诊564
第三节生命体征的观察564
一、体温564
二、脉搏565
三、呼吸565
四、血压565
五、瞳孔565
第四节电除颤术566
一、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术566
二、同步直流电转复566
第五节气管切开术567
一、适应证567
二、手术方法568
第六节洗胃术569
一、适应证569
二、禁忌证569
三、术前准备569
四、操作方法569
第七节呼叫急救电话571
第八节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
转诊571
第九节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572
第十节急性呼吸困难573
一、病因573
二、临床表现573
三、实验室检查574
四、治疗574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575
第十一节成人呼吸窘迫
综合征575
一、病因575
二、临床表现576
三、诊断576
四、鉴别诊断576
五、治疗576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578
第十二节上消化道出血578
一、病因578
二、临床表现579
三、诊断要点579
四、治疗581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583
第十三节中毒583
一、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583
二、一氧化碳中毒584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586
四、苯二氮类药物中毒587
五、急性酒精中毒588
六、砒霜中毒588
七、亚硝酸盐中毒589
八、阿片类药物中毒590
九、急性毒蕈中毒591
十、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92
十一、细菌性食物中毒592
十二、预防和健康教育593
第一节问诊1
一、问诊的概念1
二、问诊的方法与内容1
第二节体格检查2
一、基本检查法2
二、一般检查4
三、头部7
四、颈部10
五、胸部11
六、腹部19
七、脊柱与四肢24
八、神经系统检查25
第二章医学影像诊断31
第一节主要检查技术及其在临床
医学中的地位31
一、传统放射学31
二、数字X线摄影术34
第二节影像分析与诊断方法43
一、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43
二、CT影像的分析与诊断46
三、MRI影像的分析与诊断47
第三节检查技术的选择及应用48
一、呼吸系统48
二、心血管系统50
三、肌肉骨骼系统53
四、消化系统55
五、泌尿系统60
六、中枢神经系统62
第三章心电图65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65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65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67
三、心电图波形产生的原理68
四、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
命名69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70
一、心电图记录纸70
二、心率的测量70
三、各波段振幅的测量71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71
五、V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
测量71
六、平均心电轴71
第三节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
正常值72
一、P波72
二、PR间期72
三、QRS波群72
四、ST段73
五、T波73
六、QT间期73
七、u波74
第四节心房、心室肥大74
一、心房肥大74
二、心室肥大75
第五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77
一、ST段异常77
二、T波改变77
三、u波倒置78
第六节心肌梗死78
一、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78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
分期80
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81
第七节窦性心律失常82
一、正常窦性心律83
二、窦性心动过速83
三、窦性心动过缓83
四、窦性心律不齐83
五、窦性停搏84
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4
第八节期前收缩84
一、房性期前收缩84
二、交界性期前收缩85
三、室性期前收缩85
第九节异位性心动过速86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6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88
第十节扑动与颤动88
一、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88
二、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89
第十一节传导异常89
一、窦房传导阻滞89
二、房室传导阻滞90
第四章超声检查92
一、正常人体组织及病变的
声学分类92
二、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93
第五章症状学94
第一节发热94
一、正常体温调节94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95
三、发热分类95
四、诊断97
五、鉴别诊断99
第二节头痛108
一、发生机制与病因108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09
三、伴随症状110
四、鉴别诊断111
第三节胸痛115
一、发生机制115
二、常见病因115
三、诊断116
四、处理原则119
第四节腹痛119
一、发生机制120
二、病因分类121
三、问诊要点125
四、实验室检查126
五、鉴别诊断127
第五节腹泻129
一、发生机制129
二、病因130
三、临床表现131
四、伴随症状132
五、鉴别诊断132
第六节眩晕133
一、发生机制133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134
三、诊断135
四、鉴别诊断135
第七节意识障碍138
一、发生机制138
二、病因139
三、临床表现139
四、伴随症状140
五、鉴别诊断141
第八节恶心与呕吐141
一、发生机制141
二、病因142
三、伴随症状143
第九节黄疸143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143
二、分类144
三、诊断147
四、伴随症状149
第十节血尿150
一、病因150
二、临床特点150
三、伴随症状15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51
第十一节便血152
一、病因153
二、临床表现154
三、诊断155
第十二节咯血157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157
二、临床特点158
三、诊断159
四、鉴别诊断160
第十三节腰背痛163
一、病因163
二、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165
三、诊断165
第十四节水肿167
一、发生机制167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168
三、诊断170
第十五节咳嗽与咳痰172
一、发生机制172
二、病因172
三、临床表现173
四、实验室检查174
五、伴随症状174
第十六节便秘175
一、发生机制175
二、分类及病因175
三、临床表现176
四、伴随症状176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177
第一节上呼吸道感染177
一、病因与病理学177
二、临床表现177
三、诊断方法178
四、治疗178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178
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7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8
二、临床表现178
三、诊断方法179
四、治疗原则179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179
第三节肺炎179
一、病理179
二、肺炎分类180
三、临床表现18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81
五、治疗182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182
七、几种常见的肺炎182
第四节肺脓肿187
一、病因和病理187
二、临床表现189
三、辅助检查189
四、诊断190
五、鉴别诊断190
六、治疗措施191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192
第五节支气管扩张192
一、病因与病理192
二、临床表现193
三、辅助检查193
四、诊断193
五、治疗措施194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194
第六节支气管哮喘19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4
二、临床表现195
三、辅助检查19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96
五、治疗方法197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198
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8
二、临床表现199
三、辅助检查19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00
五、治疗原则201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02
第八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02
二、临床表现202
三、辅助检查20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04
五、治疗原则204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05
第九节呼吸衰竭206
一、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206
二、临床表现208
三、辅助检查209
四、诊断210
五、治疗原则210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12
第十节肺结核21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13
二、临床表现213
三、并发症215
四、辅助检查215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216
六、治疗原则217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219
第十一节肺癌220
一、病因与病理改变220
二、临床表现221
三、辅助检查222
四、诊断222
五、治疗措施223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26
第十二节气胸22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6
二、临床表现227
三、辅助检查22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28
五、治疗原则229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29
第十三节胸腔积液22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9
二、临床表现230
三、辅助检查23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33
五、治疗措施234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36
第十四节特发性肺纤维化236
一、病因与病理改变236
二、临床表现237
三、诊断237
四、治疗措施238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238
第十五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综合征239
一、病因239
二、临床表现239
三、诊断及治疗239
四、预防和健康教育240
第七章循环系统疾病241
第一节高血压241
一、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
改变241
二、诊断标准243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243
四、诊断245
五、鉴别诊断248
六、治疗250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256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256
一、临床分型256
二、病因、病理生理学257
三、临床表现25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60
五、治疗266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278
第三节心力衰竭279
一、病因279
二、临床表现28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82
四、治疗283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292
第四节心律失常29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92
二、临床表现292
三、诊断方法293
四、治疗294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298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299
第一节消化性溃疡299
一、病因299
二、临床表现303
三、并发症307
四、实验室检查309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311
六、治疗312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319
第二节腹泻320
一、感染性腹泻320
二、非感染性腹泻333
三、腹泻的预防和健康教育336
第三节肝硬化336
一、病因337
二、临床表现338
三、实验室检查341
四、并发症344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345
六、治疗346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353
第四节酒精性肝病353
一、酒精性肝病发病的危险
因素354
二、临床表现354
三、实验室检查35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55
五、治疗358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361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362
第一节常见临床表现362
第二节常用检查方法364
一、肾功能检查364
二、免疫学检查366
三、特殊生化检查368
四、肾病的影像学检查369
五、核素检查370
六、肾脏病理学检查371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37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72
二、临床表现373
三、并发症373
四、实验室检查374
五、诊断374
六、鉴别诊断374
七、治疗375
八、预防和健康教育376
第四节慢性肾小球肾炎37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76
二、临床表现377
三、并发症37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77
五、治疗378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379
第五节肾病综合征380
一、病因380
二、临床表现380
三、并发症38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81
五、治疗381
六、预防及健康教育384
第六节尿路感染384
一、病因384
二、临床表现385
三、实验室检查385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86
五、治疗387
六、预防及健康教育389
第七节肝肾综合征389
一、病因389
二、发病机制390
三、临床表现39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90
五、治疗391
六、预防及健康教育392
第八节急性肾功能衰竭392
一、临床表现392
二、实验室检查39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4
四、治疗395
五、预防与健康教育396
第九节慢性肾功能衰竭397
一、原因397
二、临床表现397
三、实验室检查398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99
五、治疗400
六、肾衰病人用药原则与
剂量调整方法404
七、预防及健康教育405
第十章结缔组织病及风湿性疾病407
第一节概述407
一、风湿性疾病分类407
二、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方法408
三、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408
四、实验室检查409
五、风湿性疾病的治疗410
第二节风湿热412
一、病因412
二、发病机制412
三、临床表现412
四、实验室检查413
五、诊断414
六、鉴别诊断414
七、治疗415
八、预防及健康教育416
第三节类风湿关节炎41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17
二、临床表现417
三、实验室检查418
四、诊断要点419
五、鉴别诊断419
六、治疗420
七、预防及健康教育423
第四节系统性红斑狼疮423
一、病因423
二、临床表现423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25
四、诊断426
五、鉴别诊断427
六、治疗427
七、妊娠生育问题429
八、预防及健康教育429
第十一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430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431
一、病因431
二、临床表现431
三、实验室检查43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31
五、治疗432
六、健康教育与预防432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43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33
二、病理433
三、临床表现433
四、实验室检查436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437
六、治疗438
七、健康教育与预防440
第三节糖尿病44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41
二、糖尿病的分型442
三、临床表现443
四、实验室检查445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446
六、治疗447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450
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51
第四节痛风45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53
二、临床表现45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54
四、治疗454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455
第五节肥胖症45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55
二、临床表现456
三、诊断456
四、治疗457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458
第六节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
血症458
一、血浆脂蛋白代谢的基本
概念459
二、血脂异常的分型463
三、临床表现464
四、实验室检查464
五、诊断465
六、治疗465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468
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469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469
一、病因469
二、临床表现46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69
四、治疗470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471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471
一、病因和分类471
二、临床表现472
三、实验室检查472
四、诊断473
五、治疗473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475
第三节溶血性贫血475
一、病因分类475
二、临床表现476
三、实验室检查476
四、诊断477
五、治疗477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478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概述478
一、分类478
二、诊断479
三、治疗481
四、预防和健康教育482
第五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48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82
二、临床表现483
三、实验室检查48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84
五、治疗484
六、疗效参考标准486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486
第六节白血病概述48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87
二、分类487
第七节急性白血病488
一、分类488
二、临床表现489
三、实验室检查49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92
五、治疗493
六、预后、预防和健康教育498
第八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99
一、临床表现499
二、实验室检查50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00
四、治疗501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502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及精神系统
疾病503
第一节脑血管疾病503
一、概述503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05
三、脑血栓形成508
四、腔隙性脑梗死513
五、脑栓塞516
六、高血压脑病517
第二节癫痫518
一、概念51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518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519
四、诊断方法519
五、癫痫发作520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523
七、治疗、预防和健康教育524
八、癫痫持续状态526
第三节神经症528
一、焦虑性神经症528
二、强迫症530
三、疑病性神经症532
四、癔病534
五、抑郁性神经症537
第四节精神分裂症539
一、概念53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539
三、临床表现540
四、临床分型54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542
六、治疗原则544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544
第五节情感性和心因性
精神障碍545
一、情感性精神障碍545
二、心因性精神障碍548
第六节心身医学知识549
一、心身疾病549
二、人格障碍551
三、性心理障碍553
第七节心理咨询555
一、概念555
二、咨询内容555
三、心理咨询的种类和方式555
四、开展心理咨询的条件555
五、心理咨询方法和必须
注意的问题556
第十四章急诊急救557
第一节概述557
一、现代急诊医学主要内容557
二、急诊医疗体系的基本
组织形式557
三、突发事件判断方法及
处置原则558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560
一、病因560
二、基础生命支持560
三、进一步生命支持562
四、延长生命支持563
五、复苏后的处理与转诊564
第三节生命体征的观察564
一、体温564
二、脉搏565
三、呼吸565
四、血压565
五、瞳孔565
第四节电除颤术566
一、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术566
二、同步直流电转复566
第五节气管切开术567
一、适应证567
二、手术方法568
第六节洗胃术569
一、适应证569
二、禁忌证569
三、术前准备569
四、操作方法569
第七节呼叫急救电话571
第八节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
转诊571
第九节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572
第十节急性呼吸困难573
一、病因573
二、临床表现573
三、实验室检查574
四、治疗574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575
第十一节成人呼吸窘迫
综合征575
一、病因575
二、临床表现576
三、诊断576
四、鉴别诊断576
五、治疗576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578
第十二节上消化道出血578
一、病因578
二、临床表现579
三、诊断要点579
四、治疗581
五、预防和健康教育583
第十三节中毒583
一、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583
二、一氧化碳中毒584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586
四、苯二氮类药物中毒587
五、急性酒精中毒588
六、砒霜中毒588
七、亚硝酸盐中毒589
八、阿片类药物中毒590
九、急性毒蕈中毒591
十、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92
十一、细菌性食物中毒592
十二、预防和健康教育593
目 录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科医师必读丛书》之一。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社区医疗服务,为基层输送大量医疗卫生人才已变得十分重要。丛书根据社区和乡村医疗的需要编写,内容为常用诊疗技术和常见病的诊疗。
本书包括了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治疗方法,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策略。全书编写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简洁、实用,可供社区和县级以下医院的内科医生以及个体开业医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培训用书。
本书包括了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治疗方法,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策略。全书编写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简洁、实用,可供社区和县级以下医院的内科医生以及个体开业医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培训用书。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