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作者:李长真 主编
出版:科学出版社 2009.1
页数:287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030232632
ISBN-10:7030232631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绪论
第1章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1.1 物理实验测量误差分析
1.2 物理实验不确定度的估计
1.3 物理实验有效数字处理及其运算规则
1.4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习题
第2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1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1.1 用自由落体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1.2 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2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2.1 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2.2 用台式扭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3 光杠杆装置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4 超声声速测定
实验5 液体黏滞系数的测定
5.1 用毛细管法测液体黏滞系数
5.2 用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
实验6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7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8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9 静电场的模拟与描绘
实验10 用电磁感应法测交变磁场
实验11 直流电桥测电阻
实验12 示波器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13 交流电桥
实验14 交流电路的谐振
实验15 霍尔效应
实验16 薄透镜焦距测量
实验17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18 等厚干涉及其应用
实验19 光栅衍射
实验20 光的偏振
第3章 综合性与应用性实验
实验1 杨氏模量的动态法测定
实验2 超声测厚
实验3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
实验4 热管原理实验
实验5 RC和RL电路的稳态过程
实验6 RLC电路的暂态特性
实验7 方波电信号的傅里叶分析
实验8 用非线性电路研究混沌现象
实验9 非平衡直流电桥及应用
实验10 超声光栅及应用
实验1l 光电效应
实验12 迈克耳孙干涉仪
实验13 弗兰克一赫兹实验
13.1 汞原子第一激发电势的测定
13.2 氩原子第一激发电势的测定
实验14 密立根油滴实验
实验15 氢原子光谱
实验16 光学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
16.1 全息照相
16.2 全息光栅的制作
第4章 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
实验1 易溶于水的颗粒状物质的密度测定
实验2 电阻丝电阻的测量
2.1 测量给定电阻丝的电阻
2.2 用电势差计测电阻
实验3 测量金属电阻的温度系数
实验4 电表的改装与校正
实验5 电势差计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6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实验7 PN结正向电压温度特性研究
实验8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实验9 用示波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实验10 光学材料折射率的综合测量
实验11 液晶光学双稳态特性研究
实验12 利用霍尔器件测量地磁场水平分量
实验13 内调焦望远镜的组装及放大倍率的测定
实验14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实验15 利用莫尔条纹测量微小长度
实验16 计算机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激光多普勒频移测量
实验17 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测量
实验18 虚拟仪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附录
附录1 常用仪器的仪器误差
附录2 常用物理常量表
李长真,男, 1990年6月 4日鞍山岫岩人。
一、学习及工作简历:
2005 年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一直从事基础课教学。
二、教学工作:《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三、 主要研究方向:强关联电子系统
低维电荷密度波系统
低维钼类青铜导体 具有奇特的各向异性结构,丰富的非线性输运性质(开关、交直流干涉、记忆效应)。侧重于CDW相分离、低温下开关、负与零的微分电阻等奇异输运行为,横向电流调制放大晶体管作用,光诱导开关效应等奇异现象的考察.
四、 科研成果:
2000年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二年发表SCI论文 6篇。
1. Changzhen Li, Rui Xiong, Di Yin, Zheng Tang, Junfeng Wang, Dahua Li, Zuxin Yu, Jing Shi, Single crystal Tl0.3MoO3 growth by electrolytic reduction method of a Tl2CO3-MoO3 melt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85 (2005) 81-87.
2. Changzhen Li, Di Yin, Dahua Li, Zheng Tang, Junfeng Wang, Rui Xiong, Jing Shi, Decheng Tian. Modulation effect of transverse currents on the switch and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in blue bronze Rb0.3MoO3.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40 (2006).
3. Junfeng Wang, Rui Xiong, Di Yin, Changzhen Li, Zheng Tang, Ququan Wang, Jing Shi, Yue Wang, Haihu Wen, Low-temperature specific heat of the quas-two -dimensional charge-density-wave compound KMo6O17, Physical Review B 73 (2006) 193102.
4. Junfeng Wang, Rui Xiong, Di Yin, Changzhen Li, Zheng Tang, Ququan Wang, Jing Shi, Xiaokui Qin, Hong Chen, Specific-heat critical behavior of Tl0.3MoO3 near the Peierls phase transition,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39 (2006) 323-327.
5. Junfeng Wang, Rui Xiong, Fan Yi, Di Yin, Manzhu Ke, Changzhen Li, Zhengyou Liu, Jing Shi, Growth of high quality and large-sized Rb0.3MoO3 single crystals by molten salt electrolysis method,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178 (2005) 1440-1444.
6. Dahua Li, Rui Xiong, Junfeng Wang, Changzhen Li, Di Yin, Fan Yi, Wufeng Tang, Jing Shi, The second threshold field of charge-density-wave conductor Rb0.3MoO3 in high temperature rang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2(5) (2005) 1210-1213.
本书是武汉大学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写的物理实验教材。全书共分4章,第1章讲述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第2章共有20个基础性物理实验,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物理实验基础训练;第3章、第4章分别编排了16个综合性实验和18个设计性实验。这些实验中,既有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内容比较成熟的实验,又有自行研发的新实验,这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方法、实验技术方面的训练,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训。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和理科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