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12年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编
出版:时事出版社 2012.4
页数:347
定价:58.00 元
ISBN-13:9787802325111
ISBN-10:780232511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社会成长与政治回应:创造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
一、中国政治建设年度环境分析
二、2011年中国政治建设的整体布局
三、社会成长与政治回应:当前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
四、政治发展的三大特征与政治建设的三大主题
第二章 换届过程中的执政党建设
一、居安思危:回顾和总结90年的建党经验
二、党委换届选举:增强选举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三、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全方位推进执政党建设
四、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目标的确立
五、全方位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第三章 国家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一、2011年国家制度建设的基本方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第四章 持续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一、中央政府强化宏观调控
二、“三公”经费治理推动透明政府建设
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折射政府监管漏洞
四、城市治理探索:去留街道办
第五章 法律体系形成背景下的法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二、重要立法和修法
三、法律实施聚焦
四、法治政府建设
五、司法改革
六、两个有影响的诉讼案件
第六章 公民参与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一、公民参与推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三、社会心态多样化提出治理新诉求
第七章 以民生为重点增进经济民主
第八章 2011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映象
跨年度报告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与变迁
大事记
后记
刘杰,1965年生,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和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近10项,其他各类课题数十项,出版过《国际人权体制》、《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机制化生存》等个人专著9部,发表《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中国政党关系衍进的本土逻辑及其民主寓意》、《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学术论文200多篇,曾20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优秀学术成果奖。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发展、人权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2011年汇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若干历史坐标点。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建党90周年、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等重大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在促使人们回望过去一个世纪中国走过的道路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目标,模式与道路,对蝈蝈社会核心政治力量和对当前中国政治建设现实战略的思考和争论。同时,中国的政治建设仍在全方位展开:执政党建设在思想、组织和作风方面重点推进,有效提升了执政党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和凝聚能力;以传统政府形态向服务型政府形态的转变为核心,网络问政,政务公开以及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制度增量,制度动量和制度恒量的有机衔接,国家制度体系保持了“连续性突破”的成长态势;法治进程介入中国政治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法治建设对转型期社会风险的分解作用、对社会成长与政府变革的支援功能,对政治发展的累积效应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向深层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取向的结合稳步支撑着经济民主进程;以社会结构建设和社会主体权利保障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速,有效拓展了民主成长的社会基础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推进,政治性,民生性,制度性、民主性成为重要的年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