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移动与沟通-—交通工具与人类社会
1.1 马车时代
1.1.1 从双脚到车轮
1.1.2 马车的起源
1.1.3 马车的形制
1.2 交通与城市建设
1.2.1 农业时代的城市交通
1.2.2 蒸汽机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1.2.3 电气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1.2.4 内燃机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第2章 影响汽车秸造型的技术因素
2.1 汽车发动机的技术进步
2.1.1 多汽缸发动机
2.1.2 点火技术与进气技术
2.1.3 冷却技术
2.1.4 发动机增压技术
2.1.5 柴油机
2.1.6 转子发动机
2.2 汽车总布置方式的演变
2.2.1 前置发动机加后轮驱动
2.2.2 前置发动机加前轮驱动
2.2.3 全轮驱动
2.2.4 其他车辆的总布置
2.3 其他与造型设计相关技术的发展
2.3.1 车身材料及其成型技术
2.3.2 汽车玻璃
2.3.3 汽车灯具
2.3.4 汽车显示装置
2.3.5 汽车操纵装置
2.3.6 汽车安全装置
2.3.7 汽车电气
2.3.8 车轮与轮胎
第3章 汽车造型演变的趋势
3.1 汽车造型发展的基本脉络
3.1.1 早期的汽车造型——无马的马车
3.1.2 马车车身的逐步完善——厢式车
3.1.3 发动机功率竞争的产物——长鼻汽车
3.1.4 空气动力学的介入和汽车车身向流线型的初步发展
3.1.5 汽车造型设计的风格化、地域化时期
3.1.6 日本汽车的崛起和制造技术的廉价化
3.2 需求与欲望——造型变化永远的原动力
3.2.1 需求的具体化、深入化
3.2.2 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
3.3 影响汽车造型演变的偶然因素
3.3.1 设计大师的影响
3.3.2 品牌形象对汽车造型设计的促进和制约
第4章 汽车工业中的造型设计活动
4.1 汽车工业生产方式的形成
4.2 为销售而设计
4.3 车辆造型设计部门的确立与发展
4.4 汽车开发的一般程序
4.4.1 汽车开发的风险与复杂性
4.4.2 汽车造型设计的一般流程
第5章 交通工具造型设计方法与技术(一)
第6章 交通工具造型设计方法与技术(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