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1
1.1 GHS概要1
1.1.1 什么是GHS1
1.1.2 GHS产生的背景2
1.2 GHS的目的、范围和适用3
1.2.1 目的3
1.2.2 范围4
1.2.3 适用5
1.2.4 GHS文件6
1.3 危险物质和混合物分类6
1.3.1 概述6
1.3.2 关于GHS的一般性考虑6
1.3.3 混合物分类的具体考虑8
1.4 危险公示——标签9
1.4.1 目标、范围和适用9
1.4.2 术语9
1.4.3 目标对象9
1.4.4 可理解性10
1.4.5 标准化10
1.4.6 更新信息11
1.4.7 机密商业信息11
1.4.8 培训12
1.4.9 标签程序12
1.5 危险公示安全数据单16
1.5.1 安全数据单在GHS中的作用16
1.5.2 确定是否应当制作安全数据单的标准16
1.5.3 关于编制安全数据单的一般指导17
第2章 危险分类20
2.1 物理危险20
2.1.1 爆炸物20
2.1.2 易燃气体21
2.1.3 易燃气溶胶21
2.1.4 氧化性气体22
2.1.5 高压气体22
2.1.6 易燃液体23
2.1.7 易燃固体23
2.1.8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24
2.1.9 发火液体25
2.1.10 发火固体25
2.1.1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26
2.1.1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27
2.1.13 氧化性液体27
2.1.14 氧化性固体27
2.1.15 有机过氧化物28
2.1.16 金属腐蚀剂29
2.2 健康和环境危险30
2.2.1 急性毒性30
2.2.2 皮肤腐蚀/刺激36
2.2.3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39
2.2.4 呼吸或皮肤敏化作用43
2.2.5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46
2.2.6 致癌性48
2.2.7 生殖毒性51
2.2.8 特定目标器官/系统毒性——单次接触56
2.2.9 特定目标器官/系统毒性——重复接触61
2.2.10 吸入危险65
2.2.11 危害水生环境67
第3章 分类和危险公示指导74
3.1 安全数据单编制74
3.1.1 导言74
3.1.2 原则74
3.1.3 信息要求76
3.2 危险说明和防范说明87
3.2.1 危险说明的编码87
3.2.2 防范说明的编码91
3.2.3 防范说明的使用92
3.2.4 基于伤害可能性的消费产品标签94
3.3 分类和标签实例97
3.3.1 分类建议97
3.3.2 物质识别97
3.3.3 物理、化学特性98
3.3.4 健康和环境特点99
3.3.5 分类举例103
3.3.6 分类实例——三(2氯丙基)磷酸酯的GHS分类118
第4章 世界各国实施GHS情况124
4.1 国内实施GHS情况124
4.1.1 中国化学品管理体系现状124
4.1.2 中国政府应对GHS措施125
4.2 国外实施GHS情况135
4.2.1 欧盟GHS最新进展135
4.2.2 日本于工作场所实施GHS136
4.2.3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GHS推进情况137
附录一 本书中涉及的定义及缩略语139
附录二 标签标示制作指引146
附录三 分类和标签汇总表163
附录四 防范说明的编码183
附录五 防范说明201
附录六 防范象形图示例232
附录七 标签要素安排样例233
参考文献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