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命历程的角色实践
作者:孔海娥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3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16105979
ISBN-10:751610597X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主要概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燕山村概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燕山村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社区生活中的女人们
第三章 女儿:娘家永远的“他者”
第一节 回首过去:一路走来不容易
第二节 未嫁时光:吾家有女初长成
第三节 通过仪式:从为人女到为人妻
第四节 实践中的“结构性情感”
第五节 母女之间:遗传与变异
第六节 村庄舆论中的女儿
小结
第四章 妻子:温馨港湾的积极营建者
第一节 历史视域中的妻子们
第二节 婚后的恋爱时光
第三节 分家:丈夫的“断乳”与独立空间的建构
第四节 关系模式的调适与建构
第五节 留守妻子:角色新现象
第六节 融入社区
小结
第五章 母亲:生儿育女的角色嬗变
第一节 传统母亲角色
第二节 生育:融入婆家的实质性一步
第三节 重建的“结构性情感”
第四节 养育/教育:观念革新中
第五节 符号化母亲:角色的缺失
第六节 嫁女儿、娶媳妇:天命的完成
小结
第六章 媳妇:步步为“赢”后的形象重塑
第一节 小媳妇的“辛酸”史
第二节 融人婆家:在适应中成长
第三节 冲突:媳妇眼中的“难缠”婆婆
第四节 新媳妇的新风尚
小结
第七章 婆婆:权威渐失后的角色调适
第一节 婆媳力量变换的历史
第二节 初为婆婆的角色适应
第三节 二度母亲:痛并快乐着
第四节 新一代婆婆观念的变革
……
第八章 英婶的人个生活史研究:一项个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孔海娥,女,1977年生于湖北浠水。2005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江汉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女性问题。代表性文章有:《转型期农村抚育模式与家庭结构的变迁》、《二度母亲: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老年妇女抚育角色的变化》、《消失的“姐妹情”:流动对农村女性交往的影响》、《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等。
《女性生命历程的角色实践:以湖北省燕山村为例》以湖北省燕山村为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村女性从做女儿、妻子、媳妇、母亲到做婆婆的生命历程的描述,探讨女性角色实践的转换、适应以及互动的全过程。女性在娘家父母处习得的关于关系亲疏的“结构性情感”随着嫁入夫家而实现了文化的 “跨空间运作”。而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的女性在面对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时还是会接受婆家文化的改造与再建构,其间经历着同化和顺应的两种实践过程。最后指出,对于女性生命历程的角色实践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建构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