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社会资本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
作者:李琳 著 王国良 编
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1
丛书: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社会系统研究丛书
定价:27.00 元
ISBN-13:9787562252481
ISBN-10:7562252483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社会资本概念的不同界定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形式与运行机制
第三节 灾后重建的社会资本视角
第二章 微观个体灾后的社会资本培育问题
第一节 作为社会支持机制的微观个体社会关系网络
第二节 邻里社会资本与灾后重建
第三节 微观社会资本的社会支持
第四节 震后受灾群体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重构
第三章 社会资本与政府主导式灾区重建
第一节 政府在灾区重建中的职能
第二节 社会资本--政府构筑的牢固基础
第三节 政府主导式灾后重建中的社会资本
第四节 政府主导式重建对宏观社会资本的培育
第四章 社会参与式重建与社会资本培育
第一节 社会参与式重建对灾后社区重建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 民间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及其社会资本培育
第三节 民间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四节 构建灾后重建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良性互动机制的路径选择
结语:“政府·社会·公民”合力而发——灾后重建的社会资本培育
参考文献
李琳,1981年生于湖北武汉,2009年获得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农村社会问题。曾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并在《光明日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资料》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灾后社会系统重建研究系列·灾后社会资本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以“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社会资本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对不同类型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和各受灾地区居民生活恢复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在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理论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部门调研收集资料,运用“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对我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社会资本讲行了大量理论和经验上的研究,综合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完成以及灾区居民灾后生活恢复的影响。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