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野下的当代民生问题研究
作者:林秀芹,朱崇实 编
出版: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3
丛书: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文库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61542057
ISBN-10:7561542054
去豆瓣看看 导论
一、转型期民生问题的凸显及原因
二、民生法治及其进路的三元框架
三、经济法何以保障与改善民生
四、本书的结构体例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民生问题与农村法治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障碍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制化
四、小结
第二节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的经验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的问题
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完善
四、小结
第三节 我国农地金融风险的法律控制
一、国内学者对农地金融的研究述评
二、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主要风险
三、走出困境:控制农地金融风险使其成本最小化
四、我国农地金融风险法律控制的框架构想
第二章 民生问题与食品安全
第一节
朱崇实,男,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0年5月毕业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国际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校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9部(含合著),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1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林秀芹,福建龙岩人,1985年西南政法学院本科毕业,1988年、2003年先后在厦门大学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曾游学于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2002年获英国牛津大学法学研究硕士学位;2011年赴德国马普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研究所访问三个月。目前任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近年来,出版了《TRIPS体制下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法律机制研究》等著作,并在《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新华文摘》、《法令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与传统的部门法相比,经济法在我国产生比较晚。它肇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巨大变革时代,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国家控制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向市场经济跃迁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也正由此,经济法具有很强的本土性,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充分关注本土性问题。同时,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也决定了经济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活跃的,也是易变的法律。自身成长壮大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都注定它必须面向不断变化的、渐进的社会转型,回应和影像市场经济跌宕起伏的动态,在完成型塑我国社会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嬗变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