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白经济文选
作者:刘诗白 著
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1
丛书:中国时代经济名家经典文丛
页数:209
定价:33.00 元
ISBN-13:9787802219885
ISBN-10:7802219884
去豆瓣看看 产权新论
导语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第二章 财产权及其形式
第三章 财产权结构及其变化
第四章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财产权
第五章 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制度的特点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主体产权论
导语
第一章 占有关系和财产权的本质
第二章 财产权利束:财产权的具体结构——主体财产权的特征
第三章 产权制度及其功能
第四章 产权的合理安排
第五章 主体产权和经济组织与运行成本的节约
第六章 产权的市场流通及其功能
第七章 财产权边界的界定和对财产权的调节
第八章 对主体财产权的社会约束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产权制度的构建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财产权主体行为的社会约束
参考文献
刘诗白,1925年5月生,四川万县人。
主要经历:
194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
1946-1961年四川大学经济系助教、讲师;
1962-1978年四川财经学院副教授;
1978-1979年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从事《政治经济学辞典》编辑工作;
1980年四川财经学院经济教授、系主任;
1981年四川财经学院任副院长;
1985-1990年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1991年任名誉校长;
1985年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1992年),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92-1997年),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92-1997年),《经济学家》杂志主编(1989-),四川省社科联主席(1998-2008年),全国高等财经学院《资本论》研究会会长,长期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积极参与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活动。
主要研究领域:致力于改革的理论探索。主要从事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运行、科技创新与高科技经济等重大课题研究。
《产权新论》(1993年)是适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而创作的一本最早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专著,《主体产权论》(1998年)进一步对产权理论加以拓宽和系统化。《现代财富论》(2005年)系统地分析了当代高科技创新和知识生产新机制,为新时期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主要学术成果:1949年为广州三联书店翻译英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多布(M.Dobb)《资本主义发展之研究》一著,多布为之作序(未出版)。
1950-1978年在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经济研究》5篇,《新建设》2篇,《光明日报》3篇,《江汉学报》3篇。1978年以来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百多篇。著作28本,其中专著15本,包括《原子能利用上的两条路线》(重庆出版社,1957年),《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及其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若干问题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社会主义所有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社会主义经济学原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产权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论体制创新》(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5年),《刘诗白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主体产权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刘诗白文集》(8卷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我国转轨期经济过剩运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现代财富论》(三联书店,2005年),《体制转型论》(三联书店,2008年)。主编专著11本,《资本论》教程第1、2、3卷(中国财经出版社,1984年、1987年、1989年),《简明政治经济学小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资本论)难句解》,第1、2集(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政治经济学》教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经营管理大系》组织管理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主编之一,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及其治理研究》(主要作者,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另外还出版了《刘诗白书法集》2本。
获奖和荣誉:4本学术专著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一等奖(1983年、1986年、1994年、2006年),1本(主编之一)获1990年孙冶方奖、1992年吴玉章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论产权自主转让》1988年获中宣部纪念改革开放十周年论文二等奖。两篇论文获中宣部经济理论“五个一工程”奖。作为理论界的代表,2008年被推选为四川省改革开放30年十大风云人物。
《刘诗白经济文选》使用的主体财产权结构一词,主要指的是对参与市场生产与交换的企业、农民家庭、从业人员(包括自由职业者),赋予它们应有的和法定的独立支配使用生产要素和资产的财产权,并享有产益,成为拥有权、责、益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
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表现在企业层面上的根本问题是:在政府把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集于一身,即实行“大一统”的国有制,作为生产活动的直接组织者的企业则没有应有的对资产的支配权和收益占有权,由此成为行政附属物和按指令办事的车间。没有对生产要素与资产的支配权,企业不能自行掌握人、财、物、产、供、销,也就不可能有生产自主性。特别是没有收益占有权、分享权,企业丧失了经济利益激励,就不可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收益占有权的丧失,也意味着企业不能进行资金自我积累,也就不可能形成自我发展,而没有自身的财产权,不享有产益,自然地企业也不为它的生产活动承担责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