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以厘金为中心
作者:杨梅 著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3
丛书:博士文库
页数:288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513009621
ISBN-10:7513009627
去豆瓣看看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实践层面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本书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晚清的财政状况与厘金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清朝的财政制度及其一般特征
一、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机构
二、主要的赋税制度改革与创新
三、建立统一于中央的财政管理制度
四、清初财政体制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清朝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应对危机的财政措施
一、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财政支出的内容
三、财政收支状况与应对危机的财政措施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财政状况与财政制度调整
一、鸦片战争后国家财政的变化
二、鸦片战争对国家财政的影响及国家财政制度调整
第四节 太平天国带来的统治危机与厘金制度的产生
一、太平天国前夜的晚清财政
二、厘金的产生
第二章 厘金制度对晚清财政体制的冲击
第一节 厘金制度设置的一般情况
一、厘金的性质
二、厘金的种类及特点
第二节 厘金的组织机构及管理
一、厘金的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
二、厘金的管理
第三节 厘金对地方财政权力扩大的影响
一、地方拥有厘金规则的制定权
二、厘金推行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
第四节 厘金对晚清财政体制的冲击
一、国家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
二、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
第三章 厘金与晚清财政权力的下移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地方依附性财政
一、清初地方财政机构的设置
二、清初地方财政的运行
三、匮乏的地方财政
第二节 财政权力的缓慢下移--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一、中央财政的困窘及对地方财政的侵夺
二、地方财政的补救措施
……
第四章 财权下移的政治后果
第五章 清政府对财权下移的反应
第六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杨梅,1973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200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公务服务、干部人事制度。
厘金是在晚清中央财政极度匮乏、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到清朝统治的背景下,因筹饷需要不得已采取的临时性财政措施。然而厘金在运行中与地方的军事、财政、人事乃至外交结合在一起,远远超出中央政府的控制,它不但打破了晚清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导致晚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晚清的政治走向。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