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学术文库: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研究
作者:孙瑜 著
出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2.3
定价:29.00 元
ISBN-13:9787566302823
ISBN-10:7566302825
去豆瓣看看 导言
第一章 认罪案件审判程序概述
第一节 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类型
第三节 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功能
第二章 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正当性基础
第一节 被告人自愿认罪
第二节 正当程序的简易化
第三节 协商性司法的发展
第三章 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自愿性原则
第二节 平等协商原则
第三节 刑事和解原则
第四节 迅速简化原则
第五节 量刑优惠原则
第六节 强制辩护原则
第四章 我国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简易程序
第二节 普通程序简化审
第三节 对我国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现状的反思
第五章 我国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合理构建
第一节 处罚令程序
第二节 简易庭审程序
第三节 重构后的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合理性论证
第六章 我国认罪案件审判程序的配套机制
第一节 建立保障被告人认罪自愿性的机制
第二节 立法上明确优惠幅度
第三节 赋予检察官量刑建议权
第四节 建立控辩协商机制
第五节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孙瑜,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曾参与撰写《中国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改革研究》、《刑事证据潜规则研究》等多部著作,发表“被告人口供证据规则之完善”(《政法学刊》2005年第2期),“论我国刑事诉讼处罚令程序之构建”(《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等多篇论文。
现代刑事诉讼强调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公正,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都是刑事诉讼法追求的首要价值,同时,基于“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这一法谚,效率成为继公正后刑事诉讼追求的第二大价值。公正优先、兼顾效率成为现代刑事诉讼程序设计的基本价值追求。刑事一审程序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居于核心地位,其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诉讼程序价值目标的实现与否。典型形态的审判程序,又称普通程序,是以辩方否认控方指控,即控辩双方存在激烈对抗和争议为前提进行的程序设计,规定了一系列的原则、规则等,具有程序完整、复杂的特点。然而,审判程序中控辩双方的关系不仅仅是对抗状态,对于认罪案件,由于被告人对控方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承认,双方即处于非对抗的合作状态,对其如果仍然适用以对抗为前提设计的完整的普通程序,势必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诉讼的不必要拖延,因而诉讼公正性令人质疑。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