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
作者:何云波,张旭 等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
页数:379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301184837
ISBN-10:7301184832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跨学科研究与比较文学
第一节 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双向对话
第二节 跨学科对话的途径
第三节 跨学科对话与科际阐发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第二章 西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回顾与思考
第一节 西方学科发展史之回顾
第二节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在西方
第三章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在中国
第一节 中国传统知识分类与艺文之辨
第二节 文学跨学科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第三节 新时期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
第四章 说“文”辨“类”:西方之“文”及其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中西方知识谱系中的“文学”
第二节 西洋文学观念在中同的传播
第三节 “文学”门类下各文体译名的确立
第四节 “文学”观念传播与跨文化语境中的翻译策略
第五章 虚实相生
第一节 中国哲学与文论、棋论中的“虚实”
第二节 文论与棋论“虚实”范畴之比较
第三节 虚实相生成境界
第六章 “气”之韵
第一节 文之“气”
第二节 棋之“气”
第三节 文之“气”与棋之“气”比较
第七章 诗画一律与诗画之别
第一节 苏轼:诗画本一律
第二节 莱辛:诗画之别
第三节 诗画之辨与中西诗学传统
第八章 川端康成与绘画
第一节 川端康成与绘画的渊源
第二节 创作方法与绘画元素
第三节 心理症结与绘画艺术治疗
第九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叙事中的哲学
第一节 作为“思想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二节 《卡拉马佐夫兄弟》与“叙事哲学
第十章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电影叙事思想家
第二节 《十诫》:古老教义的现代诠释
第三节 在文学与伦理之间
附录: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阅读参考书目
后记
何云波,湖南新田人,生于1963年,文学博士,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主要著述有:《比较文学:跨文化的文学想象》,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黑白之旅》,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8年。《弈境——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博士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棋行天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跨越文化之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对话:文化视野中的文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回眸苏联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围棋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肖洛霍夫》,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张旭,湖南邵阳人,生于1967年。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著有《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2011)、《湘籍近现代文学名人·翻译家卷》(2011)、《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充》(2010)、《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耨探》(2008)、《外辫文学翻译在中国》(台著,2003)等。
《文学论丛·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以力图在跨文化视野中展开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把文学及其他学科放在人类文化知识架构中进行考察,梳理各学科知识体系的概念范畴、话语规则,考察文学、艺术体系在异质文化的冲击、融合中的变迁,以此建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理论。同时,将理论研究与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文本去讨论文学与艺术的关系,考察文学叙事话语与哲学、伦理学话语在言说规则上的相通与相异。
《文学论丛·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对深化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