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上篇 区域经济理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区 域
二、经济区域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二、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
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四、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区位选择及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一、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农业区位论
三、工业区位论
四、“中心地”理论
五、区位论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分异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章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
第一节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第二节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第三节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第四节 斯特里顿的“完善型”平衡发展理论
第五节 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第一节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第二节 赫希曼的非平衡发展理论
第三节 威廉姆逊的倒“U”字形理论
第四节 输出基础理论
第五节 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
第六节 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理论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
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四、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第二节 新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理论起点——增长源泉
二、新增长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三、新增长理论模型
四、简要评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动力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节 古典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一、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二、胡佛一费雪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节 现代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二、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三、萨米尔?阿明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四、我国学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五、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第七章 。区域经济结构理论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划分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二、地区生产专业化
三、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第三节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乔根森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三、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四、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
五、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八章 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第一节 对区域分工的基本理解
一、分工和区域分工
二、区域分工与经济发展
三、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三、要素禀赋学说
四、比较利益陷阱
五、新贸易理论
第三节 生产要素流动与空间经济过程
一、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过程
第九章 区域经济合作与贸易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
一、区域经济合作及其类型
二、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第二节 区域贸易
一、区域贸易的基本概念
二、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三、现代区域贸易理论
四、中国的区域贸易
第三节 中心——外围理论
一、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
……
第十章 区域创新与区域竞争力
第十一章 主体功能区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章 总部经济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开发与区域经济管理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下篇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
第十五章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思考
第十六章 优势产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十七章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第十八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与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