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译者登场
1.2 学贯中西的文化名门:一个传统与现代中西文明“交叉点上的人”
1.3 引领中国话剧潮流的人艺:“英大学问”
1.4 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范围、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戏剧翻译研究——一个复杂的系统
2.1 术语的繁杂
2.2 戏剧翻译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2.3 小结
第三章 系统范式指导下的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
3.1 系统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3.2 戏剧翻译研究中的系统范式
第四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文本选择的宏观视野
4.1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4.2 中西戏剧交流回眸
4.3 英氏翻译文本选择的文化阐释
第五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理论的整体观
5.1 口语化
5.2 动作性
5.3 性格化
5.4 文学性
5.5 两个“课题”
5.6 小结——戏剧翻译的整体观
第六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戏剧文体学分析
6.1 口语化之于可表演性
6.2 话语标记语与英若诚戏剧对白翻译
6.3 话轮转换与英若诚戏剧对白翻译
6.4 指示系统之于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
6.5 言有所为与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动作性
6.6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性格化——特色词频的系统功能分析
第七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文化移植与文化接受
7.1 接受美学与翻译戏剧的观演体系
7.2 英若诚翻译戏剧的观众分析
7.3 归化策略的宏观考察
7.4 适当的异化手法
7.5 小结
第八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声音效果——声韵和节奏
8.1 戏剧语言的声韵
8.2 戏剧语言的节奏
8.3 小结
第九章 英若诚翻译戏剧的整体美学——戏剧情境和翻译戏剧意象的翻译探究
9.1 文艺美学的整体观
9.2 戏剧情境的翻译
9.3 戏剧意象的翻译
第十章 英若诚及其翻译戏剧的文化价值调查
10.1 不凡的国际影响力
10.2 中国观众戏剧艺术视野的开拓者
10.3 戏剧艺术界同人交口称赞
10.4 担负文化建设之使命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本书的回顾
11.2 本书的价值与不足
11.3 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