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地下水及其功能
0.1.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0.1.2 地下水的功能
0.2 水文地质学科的分支
0.3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过程
0.4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0.4.1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0.4.2 今后的主体研究内容
思考题
第1章 地下水赋存规律
1.1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1.1 地球上的水
1.1.2 自然界的水循环
1.1.3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1.2 岩石中赋存的水分
1.2.1 岩石中的空隙
1.2.2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1.2.3 岩石的水理性质
1.3 地下水赋存特征
1.3.1 包气带和饱水带
1.3.2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
1.3.3 地下水的分类
1.3.4 潜水
1.3.5 承压水
1.3.6 上层滞水
思考题
第2章 地下水运动规律
2.1 渗流的基本概念
2.2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2.2.1 砂质土的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2.2.2 渗透流速
2.2.3 水力梯度
2.2.4 渗透系数
2.3 饱和粘性土中水的流动
思考题
第3章 地下水理化特征及形成作用
3.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1.1 温度
3.1.2 颜色
3.1.3 味道
3.1.4 透明度
3.1.5 气味
3.1.6 比重
3.1.7 导电性
3.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3.2.1 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
3.2.2 地下水中的离子成分
3.2.3 地下水中的其他成分
3.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3.3.1 溶滤作用
3.3.2 蒸发浓缩作用
3.3.3 脱碳酸作用
3.3.4 脱硫酸作用和脱硝(氮)作用
3.3.5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3.3.6 混合作用
3.3.7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
3.4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3.4.1 溶滤水
3.4.2 沉积水
3.4.3 内生水
3.5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
3.5.1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
3.5.2 地下水化学成分表达式
3.5.3 地下水化学分类与图示方法
思考题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及其循环特征
4.1 地下水系统
4.1.1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4.1.2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的比较
4.2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
4.2.1 地下水含水系统
4.2.2 地下水流动系统
4.3 地下水补给
4.3.1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4.3.2 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4.3.3 凝结水的补给
4.3.4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4.3.5 地下水的其他补给来源
4.4 地下水排泄
4.4.1 泉
4.4.2 泄流
4.4.3 蒸发蒸腾
4.4.4 径流排泄
4.4.5 人工开采.
4.5 地下水循环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思考题
第5章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5.1 地下水动态
5.1.1 地下水动态的研究意义
5.1.2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5.1.3 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
5.2 地下水均衡
5.2.1 地下水均衡的有关概念
5.2.2 水均衡方程
5.3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
思考题
第6章 不同介质中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6.1 孔隙水
6.1.1 冲洪积扇中的地下水
6.1.2 冲积平原中的地下水
6.1.3 湖积物中的地下水
6.1.4 黄土高原的地下水
6.2 裂隙水
6.2.1 裂隙水的类型
6.2.2 裂隙介质及其渗流
6.3 岩溶水
6.3.1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
6.3.2 岩溶水系统的演变
6.3.3 岩溶水的特征
6.3.4 我国南北方岩溶及岩溶水的差异
思考题
第7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理论
7.1 地下水渗流理论基础
7.1.1 多孔介质及其特性
7.1.2 渗流
7.1.3 流网与折射定律
7.1.4 含水层的状态方程
7.1.5 渗流连续方程
7.1.6 承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7.1.7 潜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7.1.8 数学模型及其解法
7.2 地下水稳定流计算公式
7.2.1 含水层中地下水稳定流公式
……
第8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第9章 水文地质勘察
第10章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第11章 建设项目地下水专题评价
附录 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