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用物理学(第2版)
作者:梁路光 主编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
页数:412
版本:2
定价:29.90 元
ISBN-13:9787040248685
ISBN-10:704024868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1.1 角量和线量
1.1.1 刚体的定轴转动
1.1.2 角量
1.1.3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1.2 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1.2.1 转动力矩
1.2.2 转动定律
1.2.3 转动惯量
1.2.d转动动能
1.2.5 力矩的功
§1.3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1.3.1 角动量
1.3.2 冲量矩
1.3.3 角动量定理
1.3.4 角动量守恒定律
§1.4 旋进
习题一
第二章 物体的弹性骨的力学。眭质
§2.1 应力和应变
2.1.1 应力
2.1.2 应变
§2.2 弹性模量
2.2.1 弹性与塑性
2.2.2 弹性模量
§2.3 形变势能
§2.4 骨的力学性质
2.4.1 骨的受力
2.4.2 骨的力学特性
第三章 血液的流动
§3.1 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
3.1.1 基本概念
3.1.2 连续性方程
3.1.3 伯努利方程
3.1.4 方程的应用
§3.2 血液的层流
3.2.1 基本概念
3.2.2 连续性方程人体内血流速度分布
3.2.3 伯努利方程心脏做功
3.2.4 泊肃叶定律外周阻力
3.2.5 斯托克斯黏性公式血沉
习题三
第四章 振动与波动
94.1 简谐振动
4.1.1 简谐振动方程
4.1.2 描述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4.1.3 初始条件
4.1.4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4.1.5 简谐振动的能量
§4.2 简谐振动的叠加
4.2.1 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
合成
4.2.2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
合成拍
4.2.3 两个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4.3 振动的分解频谱分析
§4.4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4.4.1 阻尼振动
4.4.2 受迫振动
4.4.3 共振
4.4.4 非线性振动
§4.5 波动方程
4.5.1 波的产生和传播
4.5.2 横波和纵波
4.5.3 波面与波线
4.5.4 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长
4.5.5 平面简谐波
§4.6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4.6.1 波的能量
4.6.2 波的能流密度
4.6.3 波的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4.6.4 介质对波能量的吸收
§4.7 波的干涉
4.7.1 波的叠加原理
4.7.2 波的干涉
4.7.3 驻波
习题四
第五章 超声波超声诊断仪的物理原理
§5.1 声波
5.1.1 声波的基本性质
5.1.2 声强级听觉区域响度级
5.1.3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5.2 超声波的基本性质及数学表述
5.2.1 超声波的动力学方程
5.2.2 超声波的速度
5.2.3 声压与声压方程
5.2.4 声特性阻抗
§5.3 超声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5.3.1 反射与透射
5.3.2 衍射与散射
5.3.3 声束通过介质薄层
§5.4 超声在介质中的衰减规律
5.4.1 超声在介质中的衰减特征
5.4.2 超声在介质中的吸收衰减规律
5.4.3 测量介质吸收超声的参数
5.4.4 超声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5 超声的产生及声场基本特征
5.5.1 超声探头
5.5.2 超声束的形状
§5.6 超声诊断仪的物理原理
5.6.1 A型超声
5.6.2 M型超声
5.6.3 B型超声
5.6.4 D型超声
5.6.5 彩超
习题五
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
§6.1 伽利略变换和经典力学时空观
6.1.1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6.1.2 伽利略变换
6.1.3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6.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洛伦兹
变换
6.2.1 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
6.2.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6.2.3 洛伦兹变换
§6.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6.3.1 同时的相对性
6.3.2 时间延缓
6.3.3 长度收缩
§6.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6.4.1 相对论动量、质量、质点动力学基本
方程
6.4.2 相对论动能
6.4.3 质能关系式
6.4.4 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习题六
第七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
§7.1 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7.1.1 表面张力
7.1.2 表面能
7.1.3 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力作用
§7.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7.2.1 附加压强
第八章 静电学
第九章 电流的磁场
第十章 恒定电流
第十一章 眼睛的屈光
第十二章 波动光学
第十三章 量子力学基础
第十四章 激光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原子核物理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第十六章 X射线成像的物理基础
附录A 常用基本物理常量(2006年推荐值)
附录B 部分数学公式
附录C 希腊字母表
附录D 三种坐标系中的线元、面元和体积元
附录E 两个矢量的标积和矢积
参考文献
梁路光,女,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多年来一直从事公共物理教学与血液流变学、生物磁学、物理课程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东北地区教学研究协作组副秘书长、医药类物理课程教学研究协作组核心成员、中国医学物理学会理事。2003年被学校授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教学示范教师”的光荣称号,2002年、2003年被物理中心两次评为“本学期深受学生欢迎的物理老师”。03年以来的教学科研成果有:主持参加国家级教学研究子项目七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三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两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09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用物理学》主编。梁路光教授近五年发表论文32篇,并获得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两项、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和2005年本科优秀教材奖。近五年承担过《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物理教学与课程论》《教育测量与评价》《血液流变学》《物理与健康》六门课程共计46门次的本、专科及研究生的主讲教学工作。
《医用物理学》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立足中国医药类专业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力求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物理体系下,尽可能地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以使医药类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初步了解最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科学能力、科学意识、科学品质,并使学生们看到物理学与他们的生活和将要投入的生命类专业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