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书院: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经典珍藏版)(附精美书签)

左 传
郑伯克段于鄢 / 2
周郑交质 / 5
小白争国 / 6
卫石大义灭亲 / 9
齐连称、管至父之乱 /11
曹刿论战 /12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14
卫懿公好鹤 /17
齐桓公伐楚 /18
宫之奇谏虞假道 /20
晋骊姬之乱 /22
宋襄图霸 /25
秦晋韩之战 /30
晋公子重耳之亡 /35
晋文公勤王 /42
鲁展喜犒齐师 /45
晋楚城濮之战 /46
烛之武退秦师 /54
秦晋之战 /56
宋昭之弑 /60
晋灵公不君 /62
宋及楚平 / 65
齐晋之战 / 67
楚归晋知 / 73
病入膏肓 / 74
吕相绝秦 / 75
晋楚鄢陵之战 / 78
晋祁奚举贤 / 85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 86
伯州犁问囚 / 87
蔡声子论晋用楚材 / 88
吴季札观乐 / 90
郑子产为政 / 93
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 / 99
伍员奔吴 /101
晏婴论“和”与“同” /103
设诸刺吴王僚 /105
申包胥如秦乞师 /106
齐鲁夹谷之会 /107
伍员谏许越平 /108
楚白公之乱 /110
吕 氏 春 秋
本 生 /115
重 己 /118
贵 公 /121
去 私 /124
贵 生 /126
情 欲 /130
当 染 /133
劝 学 /137
尊 师 /140
大 乐 /144
侈 乐 /147
古 乐 /149
振 乱 /155
论 威 /157
爱 士 /161
顺 民 /163
节 丧 /166
去 尤 /169
听 言 /172
本 味 /175
义 赏 /180
察 今 /183
察 微 /187
不 二 /191
淫 辞 /192
用 民 /196
举 难 /200
察 贤 /204
爱 类 /205
慎 行 /209
察 传 /212
贵 直 /215
上 农 /219
战 国 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224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225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230
齐助楚攻秦 /233
范雎至秦 /236
邹忌修八尺有余 /241
昭阳为楚伐魏 /243
齐人有冯谖者 /244
齐宣王见颜 /248
田单将攻狄 /251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253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256
魏王遗楚王美人 /260
庄辛谓楚襄王曰 /261
汗明见春申君 /264
楚考烈王无子 /265
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269
武灵王平昼闲居 /273
秦攻赵于长平 /280
秦围赵之邯郸 /284
赵太后新用事 /289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292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93
韩傀相韩 /295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298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300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304
昭王既息民缮兵 /313
郑伯克段于鄢 / 2
周郑交质 / 5
小白争国 / 6
卫石大义灭亲 / 9
齐连称、管至父之乱 /11
曹刿论战 /12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14
卫懿公好鹤 /17
齐桓公伐楚 /18
宫之奇谏虞假道 /20
晋骊姬之乱 /22
宋襄图霸 /25
秦晋韩之战 /30
晋公子重耳之亡 /35
晋文公勤王 /42
鲁展喜犒齐师 /45
晋楚城濮之战 /46
烛之武退秦师 /54
秦晋之战 /56
宋昭之弑 /60
晋灵公不君 /62
宋及楚平 / 65
齐晋之战 / 67
楚归晋知 / 73
病入膏肓 / 74
吕相绝秦 / 75
晋楚鄢陵之战 / 78
晋祁奚举贤 / 85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 86
伯州犁问囚 / 87
蔡声子论晋用楚材 / 88
吴季札观乐 / 90
郑子产为政 / 93
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 / 99
伍员奔吴 /101
晏婴论“和”与“同” /103
设诸刺吴王僚 /105
申包胥如秦乞师 /106
齐鲁夹谷之会 /107
伍员谏许越平 /108
楚白公之乱 /110
吕 氏 春 秋
本 生 /115
重 己 /118
贵 公 /121
去 私 /124
贵 生 /126
情 欲 /130
当 染 /133
劝 学 /137
尊 师 /140
大 乐 /144
侈 乐 /147
古 乐 /149
振 乱 /155
论 威 /157
爱 士 /161
顺 民 /163
节 丧 /166
去 尤 /169
听 言 /172
本 味 /175
义 赏 /180
察 今 /183
察 微 /187
不 二 /191
淫 辞 /192
用 民 /196
举 难 /200
察 贤 /204
爱 类 /205
慎 行 /209
察 传 /212
贵 直 /215
上 农 /219
战 国 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224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225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230
齐助楚攻秦 /233
范雎至秦 /236
邹忌修八尺有余 /241
昭阳为楚伐魏 /243
齐人有冯谖者 /244
齐宣王见颜 /248
田单将攻狄 /251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253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256
魏王遗楚王美人 /260
庄辛谓楚襄王曰 /261
汗明见春申君 /264
楚考烈王无子 /265
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269
武灵王平昼闲居 /273
秦攻赵于长平 /280
秦围赵之邯郸 /284
赵太后新用事 /289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292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93
韩傀相韩 /295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298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300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304
昭王既息民缮兵 /313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秦始皇十二年(前235年)。他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同情他,并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于是用金钱资助子楚,并帮助他获得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公元前253年,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并封他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其子政立,是为秦始皇。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在他执政为相期间,秦国出兵灭东周,攻取韩、赵、魏三国土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统一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秦始皇亲理政务后,将他免职,并迁去蜀,后忧惧饮鸩而亡。吕不韦为相期间,门下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他命门客“人人著所闻”,著书立说,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寻找理论根据,这些著作最终汇编成了《吕氏春秋》。《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提出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经典珍藏版)是三本经典的合集。《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撰写。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间共二百五十多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战国末期秦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成。其内容主要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为主,同时又汇集了墨、法、兵等学派的学说,成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期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分别记载战国时期十二国的部分历史。记述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矛盾。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