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转型:十九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生活史
作者:施义慧 (作者), 陈晓律 (编者)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3
丛书:西方制度建构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
页数:348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305095306
ISBN-10:7305095303
去豆瓣看看 总序
导论
上篇:传统生活模式
第一章 19世纪前英国下层儿童生活状况
第一节 前工业化时期的劳动生活
第二节 工业化早期的劳动生活
第三节 19世纪前的教育状况
第二章 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的家庭生活
第一节 物质生活世界
第二节 情感世界
第三节 母亲外出工作问题
第三章 1800~1870年下层儿童的劳动生活
第一节 各行业童工劳动概况
第二节 童工劳动和家庭经济
第四章 1800-1870年下层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 主日学校
第二节 1870年前的全日制普通小学
第三节 特殊儿童的专门教育机构
中篇:变化的根源
第五章 变动中的社会对下层儿童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转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社会心态的变化
第六章 国家对下层儿童生活领域的干预
第一节 政治哲学的渐变: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
第二节 对童工劳动的立法限制
第三节 对下层儿童教育问题的干预
第七章 下层人民的选择
第一节 父母的态度
第二节 下层儿童的态度
下篇:转型后生活重心的转移
第八章 教育机会的增加
第一节 1870~1900年学校生活的变化
第二节 识字水平的提高
第九章 童工劳动的衰退
第一节 全职童工的衰落
第二节 兼职童工劳动的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索引
后记
施义慧,女,江苏淮安人,1970年生。1995年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硕士毕业,师从祁龙威教授;200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师从沈汉教授;2006年调动至南京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英国史研究;被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学术著作编著1部,译著2部,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曾荣获英国史研究会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在前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儿童劳动是正常现象,教育无足轻重,针对普通儿童的教育设施非常有限,国家在贫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无所作为。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童工问题、儿童教育问题、儿童犯罪与救助问题以及儿童福利制度等社会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儿童的生活模式逐渐由以劳动为主向以接受教育为主转型,他们逐渐由“经济上不名一文的家庭负担”变成“情感上的无价之宝”。变化的根源可以从国家、社会、宗教以及家庭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儿童问题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许多新问题应运而生,儿童的权利、福利等逐渐成为中心。英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亦可为现实社会提供某些借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