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牙髓病诊疗历史概述
第一节 古代对牙髓病的认识
一、“虫牙”与“恶液”之说
二、“虫牙”理论的摒弃
第二节 古代对牙髓病的治疗
一、中医药及民间对牙髓病的治疗
二、古代外国对牙髓病的治疗
第三节 近现代牙髓病诊疗发展概况
一、近代牙髓病诊疗进展
二、现代牙髓病诊疗发展概况
第2章 口腔局部用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临床牙位记录法
一、部位记录法
二、国际牙科联合会公式记录法
第二节 牙齿的发生、钙化与萌出
一、乳牙的发生、钙化与萌出
二、恒牙的发生、钙化与萌出
三、牙齿的替换
第三节 恒牙表面解剖名称
一、牙冠
二、牙根
三、牙颈部
第四节 牙体结构与生理
一、牙釉质
二、牙本质
三、牙骨质
四、牙髓
第五节 髓腔与根管系统
一、髓腔
二、根管系统
三、恒牙根管的数目与形态
第六节 牙周组织
一、牙周膜
二、牙槽骨
三、牙龈
第七节 口腔局部应用解剖
一、口腔前庭
二、颊脂垫尖
三、牙齿及牙周的神经
第3章 牙髓与类周病的病因及分类
第一节 牙髓与根尖周病的病因
一、细菌感染
二、化学刺激
三、医源性损伤
四、创伤性因素
第二节 牙髓对病因刺激的反应
一、牙本质硬化
二、反应性牙本质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三、牙髓充血
四、牙髓炎症与坏死
第三节 牙髓与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
一、通过暴露于口腔环境的露髓孔感染
二、通过牙本质小管感染
三、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逆行感染
四、特殊形式的感染
第四节 牙髓与根尖周病的分类
一、岳松龄主编《口腔内科学》(1987)的分类
二、郑麟蕃、张震康主编《实用口腔内科学》(1993)的分类
三、凌均檠主编《牙髓病学》(1998)的分类
四、张举之主编《口腔内科学》(1999)的分类(按临床分类)
五、樊明文主编《牙体牙髓病学》(2000)的分类(临床分类)
六、史俊南主编《现代口腔内科学》(2000)的分类
第4章 牙髓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第一节 可复性牙髓炎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鉴别诊断
第二节 不可复性牙髓炎
一、急性牙髓炎
二、慢性牙髓炎
三、逆行性牙髓炎
四、残髓炎
第三节 牙髓坏死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第5章 根尖周病发病机制用临床表现
第一节 根尖周组织对刺激的反应
一、牙骨质及牙槽骨增生
二、牙骨质及牙槽骨破坏
第二节 急性根尖周炎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第三节 慢性根尖周炎
一、慢性根尖周脓肿
二、根尖周肉芽肿
三、根尖周囊肿
第6章 牙髓源性颅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牙髓源性颌面部肌肉间隙感染
一、临床表现
二、治疗方法
第二节 牙髓源性颌骨骨髓炎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治疗方法
第三节 牙髓源性上颌窦炎
一、牙髓源性急性上颌窦炎
二、牙髓源性慢性上颌窦炎
……
第7章 牙髓与根尖周病的检查及诊断
第8章 牙髓与根尖周病的防治基本原则及方法
第9章 牙髓与根尖周病治疗的术前准备
第10章 牙髓与根尖周病的治疗常规操作技术
第11章 根管治疗术
第13章 根管治疗失败的二次治疗
第14章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第15章 根管治疗的辅助手术
第16章 牙髓与根尖周病治疗并发症防治
第17章 无髓牙牙体缺损的充填修复
第18章 无髓牙牙体缺损的人造冠修复
第19章 残冠残根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第20章 创伤牙的珍断与治疗
第21章 去髓术与根管治疗术后的转规归
第22章 乳牙牙髓与根尖周病的诊疗
第23章 牙髓与根尖周病治疗常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