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
作者:杨之刚 等著
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3
页数:363
定价:25.00 元
ISBN-10:750585447X
ISBN-13:9787505854475
去豆瓣看看 0 导论:从多级政府结构看政府间财政关系
0.1 多级政府结构
0.2 政府权力:分配与限制
0.3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1 财政分权:分析框架与文献评述
1.1 引言
1.2 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主义
1.3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TOM模型
1.4 对传统财政分权理论的批评与发展
1.5 财政分权:经验研究及主要结论
1.6 分析与综合
1.7 对中国财政分权化改革的建议
小结
2 关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论综述
2.1 对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体制的看法
2.2 从财政包干制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关理论
2.3 关于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研究
小结
3 地方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方式
3.1 地方政府职能:基本问题
3.2 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再认识:区分供应与生产
3.3 地方政府职能的实现:级次结构
3.4 地方政府实现职能的方式与公共服务改革
3.5 地方政府的资金筹集:成本分担与公平
小结
4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
4.1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变迁与特征
4.2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环境、目标与路径
4.3 基层财政体制问题的成因
4.4 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4.5 基层财政体制改革与政府级次调整
4.6 基层政府的事业单位改革
小结
5 收入分享视角的地方政府收入
5.1 政府间收入划分的理论分析
5.2 税收分享模式的国际比较
5.3 中国地方税:从税收分享角度进行历史回顾
……
6 转移支付:解决财政横向和纵向不公平的有效手段
7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8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
9 地方预算改革: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比较分析
结语
杨之刚,女,195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研究专业为财政和税收,在预算制度和预算管理、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城市财政,以及财政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发表过大量的有关论著。已出版专著5本,学术教科书和工具书7本,参与专著13本,学术论文80余篇。自1988年起,对中国的城市财政开始进行研究,就城市的财政状况、管理体制以及与其上下级财政的关系等问题发表过较有分量的论文。
本书对现代财政分权理论和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讨论了地方政府职能实现问题,提出中国基层财政改革的总体设想。本书还从财政分权视角讨论了地方政府收、转移支付、财政竞争、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预算管理改革问题。本书的特点有三:一是立足现代财政学理论前沿,所有论述都是建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二是国际比较和中国现实相结合,相关问题既放眼世界,又回归中国国情。三是注重实地案例调查,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