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科学家:诺贝尔
作者:黄芬香 著 孟宪明 编
出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4
丛书:课本里的科学家
定价:15.00 元
ISBN-13:9787534951510
ISBN-10:7534951518
去豆瓣看看 一
1833年10月21日,刚刚破产的诺贝尔家族迎来了一个病弱的小生命。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面色苍白、病魔缠身的孩子,后来竟成了拥有355项发明专利的大发明家,并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的创始人。
1.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2.爱好发明的父亲
3.在瑞典的童年时代
二
一艘小船带着全家驶离了故土,童年的生活结束了。工厂里机声隆隆,生产出来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父亲说,这些是打仗用的地雷和水雷。孩子们怎么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生产这些可怕的玩艺儿。
1.初到彼得堡
2.梦想当诗人和小说家
3.对父亲的事业越来越感兴趣
三
对诺贝尔来说,科学和文学都有魅力,为了使他尽快地走上科学发明的道路,父亲让他到国外去学习新的科学技术。17岁,诺贝尔开始一个人周游世界,浩瀚的大海并未使他感到新奇,因为他心中的海洋比这更加广阔。
1.到国外去学习
2.回到亲人的身边
3.与父亲一起经营工厂
四
有一天,诺贝尔工厂来了两位大学教授,他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瓶。诺贝尔把小瓶放在手上,像注 视一块珍贵的宝石一样,聚精会神地看了又看,从此,他便和瓶中的液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后来关于爆炸物的所有重要发明,都与这种物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1.神秘的液体——硝化甘油
2.诺贝尔工厂宣告破产
3.念念不忘硝化甘油的研究
4.艰难的实验
5.硝化甘油炸药研制成功
五
实验室发生爆炸,弟弟丧命。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使人们心惊胆战,耸人听闻的谣言不胫而走,添油加 醋的报道四处流传。人们称他们为“专门制造恐怖和炸药的一家人”。
1.弟弟在爆炸中丧命
2.父亲仍然奇想不断
3.工厂迁至无人地带
4.连续不断的爆炸声
5.硝化甘油炸药被禁
六
在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里,33岁的发明家献给了世界一项划时代的发明。也许这并不是他最重要的创造,但却是他最著名的一项发明。从此,硝化甘油不再是 “恐怖”的代名词,以前憎恨、反对诺贝尔的人也改变了看法。
1.达纳炸药研制成功
2.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兴趣
3.来之不易的金质勋章
4.不断向世界扩展的诺贝尔工厂
……
黄芬香,河南沁阳人。1982年1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中文教研室主任,河南省语言学会理事,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在学术刊物正式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多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的研究。独著《诺贝尔》、《杨振宁》等科学家传记,参编《实用小学语文词语手册》、《儿童古诗400首》等。作品曾获得两项省部级学术著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科研成果一等奖;教学方面获得全国电大系统“教学创新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
《课本里的科学家:诺贝尔》对中小学课本中涉及的科学家的成长、科研经历进行了浅显生动、活泼有趣的解说,向孩子讲述“课本里的科学家”的故事,让孩子与大科学家一起踏上科学探究之旅,以增强读者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读者科学意识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读者还可以从科学家的成才经历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