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中药现代生物技术内涵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基本原理
二、基本操作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
一、药用植物细胞培养
二、药用植物快速繁殖
三、药用植物的脱毒培养技术
四、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二、体细胞杂交技术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
一、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应用实例
二、原生质体培养在药用植物高产细胞系筛选中的应用
三、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四、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技术用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育种
第一节 概论
一、传统育种技术
二、诱变育种
三、多倍体育种
四、其他育种方式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
一、传统育种技术
二、诱变育种
三、多倍体育种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药用植物抗性基因工程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抗性基因工程原理
二、目标基因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
一、药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
二、药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
三、药用植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
四、药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研究现状
二、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药研究领域的分子标记
第一节 概论
一、基于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二、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第二节 分子标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一、DNA指纹标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二、DNA序列标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三节 分子标记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
一、分子标记在药用植(动)物分类与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二、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三、分子标记在中药材道地性评价中的应用
四、分子标记辅助药用植物育种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第一节 植物功能基因组结构特点
一、断裂基因
二、基因家族
三、基因簇
第二节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一、功能基因克隆策略
二、功能基因的克隆方案
三、植物功能基因组的结构研究
四、基因功能研究
五、生物信息学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学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药用植物功能基因克隆与分析实例
二、药用植物CDNA文库研究实例
三、丹参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二、苯丙素及酚类化合物
三、生物碱
第二节 技术原理与方法
一、次生代谢调控策略
二、受体系统选择
三、基因转化方法
四、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检测
第三节 技术与应用
一、毛状根培养技术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
二、关键酶基因工程技术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
三、转录因子应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
四、RNA干扰技术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
五、microRNA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中的应用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多肽类中药活性成分生产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微生物表达系统
二、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
三、其他表达系统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
一、动物来源中药活性多肽的生产
二、植物来源中药活性多肽的生产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发酵工程及其在中药中的利用
第一节 概论
一、基本概念及原理
二、技术与方法
第二节 发酵工程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一、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与发酵工程
二、发酵工程与药用菌生产
三、内生菌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中药发酵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药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二、药用菌发酵工程
三、内生菌在中药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
第一节 概论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特点
二、生物转化的应用范围
三、生物转化方法与技术关键
第二节 生物转化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一、萜类与甾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二、苯丙素及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物芯片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基因芯片
二、蛋白质芯片
三、芯片实验室
第二节 中药研究领域的生物芯片技术与应用
一、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二、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筛选与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三、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系统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