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
作者:孔六庆 著
出版: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08.12
页数:633
定价:198.00 元
ISBN-13:9787807494669
ISBN-10:7807494662
去豆瓣看看 序
总论
绪论
第一编 花鸟画的萌芽时期(史前至秦汉)
引言
第一章 上古中国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
第二章 从花鸟图像形态到“花鸟画”形态初显
第一节 花乌图像形态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
二、新石器时代
三、殷商时代
四、商晚期和西周时代
第二节 “花鸟画”形态初显
一、春秋战国时代
二、秦汉时代
第三章 与花鸟表现有关的画论
结语
第二编 花鸟画的独立时期(魏晋南北朝)
引言
第一章 花乌画独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章 花鸟画题材的作品
第一节 花鸟画题材的作品
第二节 作品的艺术追求
第三章 专门花鸟画家及兼擅花鸟画的画家
第一节 专门花乌画家
第二节 兼擅花鸟画的画家
第四章 与花鸟画表现有关的理论
第一节 成熟的画种分科理论
第二节 谢赫《画品》对花鸟画家的批评
结语
第三编 以工笔形态为主的花鸟画高峰时期(隋唐至两宋)
引言
第一章 以工笔形态为主的隋唐花鸟画
第一节 隋唐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节 薛稷与隋、初唐花鸟画
第三节 曹霸、韩斡与盛唐花鸟画
第四节 韩混、边鸾与中唐花乌画
第五节 刁光胤、滕昌祐与晚唐花鸟画
第六节 水墨与粗笔形态的花鸟画
一、水墨形态
二、粗笔形态
第二章 两种风格对比的五代花鸟画形态
第一节 五代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节 工笔形态的“黄家富贵”与西蜀宫廷花乌画
一、黄筌的生平
二、黄筌的花乌画及其技法特点
三、黄筌“富贵”风格意蕴
四、西蜀的黄筌画派
第三节 水墨形态的“徐熙野逸”与南唐花乌画
一、徐熙的生平
二、徐熙花鸟画及其技法特点
三、徐熙“野逸”风格意蕴
四、南唐的徐熙画派
第四节 关于“黄徐体异”
一、两个绘画体系
二、“黄徐体异”有关问题
三、深远影响
第五节 五代其他花乌画家及作品
第三章 宋代花鸟画的院体形态
第一节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节 北宋院体工笔形态
一、黄居案
……
第四编 以水墨形态为主的花鸟画转型时期(北宋至元代)
第五编 以水墨大写意形态为主的花鸟画多元化时期(上·明代)
第六编 以水墨大写意形态为主的花鸟画多元化时期(下·清代)
第七编 传统花鸟形态的继承与变革
余论
后记
图版目录
主要参考书目
孔六庆,1955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祖籍高淳县漆桥镇。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术专史》副主编,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工笔花鸟研究组组长。
学术专著有:《中国工笔花鸟画史》(1992年起台湾《鉴赏》连载) ,《黄筌画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2006年在韩国被翻译出版发行),《徐熙画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5年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画之道——创作与学术的互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997年起潜心著述《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另外在《故宫文物月刊》、《美术》、《美术与设计》、《陶瓷学报》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工笔花鸟作品广泛发表于《美术》、《中国书画》、《世界艺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人民画报》1991年年曾以“金陵画坛新秀”为文作介绍。200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了《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孔万庆卷》。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画院编《当代中国画品丛书?虚远清和卷》。2007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拍摄了《当代中国画家?孔女庆》专题片。
1990年、1994年、2008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大连现代博物馆举办工笔花鸟个展。1985至1989年数次参展全国美展。1990年参展中国画研究院院展。1994至2004年是息交绝游的中国花鸟画史的十年学术研究时期。2005年参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提名展。2008年参展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亚洲水墨展。
出版画册有:《口季花开——孔六庆工笔花鸟作品集》(台湾1994年版),《孔六庆工笔花鸟作品集》(江西美术出版杜2004年版)。
作品被中国画研究院、江苏省美术馆 南京博物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收藏。
《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为我国第一部中国画艺术专史,填补该领域空白。作者分别对中国传统绘画中三科:人物画、山水画、花乌画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全面展示了中国画灿烂辉煌的风貌,更对中国画中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科的具体成因、发展规律、技法特性、人文价值等物质层面和深层内涵作了客观的揭示和有益的探讨。具有学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