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读者
  引言
  第一章电影的时间
  1.故事欲
  2.烦恼
  3.电影的两大根本原则
  4.“电影幻觉”的意识
  5.“库里肖夫效应”
  6.遴选、准则与记录
  7.录音的启示
  8.再论《访谈录》
  9.《美国,美国》
  10.重复与无意识
  11.《四点整》里的前摄
  12.《蚀》
  13.他者的时间
  14.电视
  第二章 意识犹如电影
  1.精神灾难
  2.从客体图像到先验想象力
  3.好莱坞,工业图形法之都
  4.胡塞尔、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同关注的领域以及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5.《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三重综合”
  6.康德的混淆
  7.认定的综合,即可再现性意识流的统一
  8.“面对全体读者群”的康德意识的两个版本
  9.作为投映的质料的“自我”及其位置
  10.”图像”与“图形”:作为“内感官与外感官同时化的能力”的知性
  11.作为“第三持留的一般系统”的意识的位置以及思维的活动
  12.谬误推理以及意识流中的不相符性
  13.闪回:活跃了胡塞尔的电影
  14.统觉的基础
  15.”流”的同时化与意识市场的构成,兼论“讲解体系”
  16.新的前摄过程的悖论以及欲望的崩溃
  17.思想的未来
  ……
  第三章 “我”和“我们”:美国的接受政策
  第四章 我们的教学机构的动荡
  第五章 进行区别
  第六章 技术科学与复制
  附录1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
  附录2 中法专有名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