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概述
12金属表面合金化分类
13金属表面合金化的功能
参考文献
第2章金属表面合金化
21固体表面
211理想的固体表面
212实际晶体表面
22金属表面原子扩散
221微观扩散的扩散系数
222宏观扩散的扩散系数
223表面向体内的扩散
23金属磨损理论
231磨损的分类
232磨损特征及一般规律
24金属腐蚀理论
241金属腐蚀的分类
242金属的常见腐蚀形态及防护措施
243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244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参考文献
第3章热渗镀
31热渗镀技术的基本原理
311渗层形成的基本条件
312渗层的形成机理
313渗层的组织特征
314渗层形成速度的影响因素
32热渗镀工艺的分类
321气态热渗镀工艺
322液态热渗镀工艺
323固态热渗镀工艺
324等离子体热渗镀工艺
325热渗镀的发展
33渗碳
331渗碳原理
332气态渗碳
333液体渗碳
334固体渗碳
335膏剂渗碳
336离子渗碳及其他渗碳方法简介
337常用渗碳钢的性能及应用
34渗氮
341渗氮的原理
342气体渗氮
343离子渗氮
344其他渗氮方法
35渗硼
351渗硼方法
352固体法渗硼
353液体渗硼
354气体渗硼
355渗硼的前处理和后处理
356渗硼钢的组织与性能
357渗硼钢的用途
36渗硅
361固体渗硅
362液体渗硅
363气体渗硅
364离子渗硅
365有色金属渗硅
366渗硅的影响因素
367渗硅层的性能及应用
37渗锌
371固体粉末渗锌
372热浸镀锌
38渗铝
381渗铝层的形成
382固体渗铝
383热浸镀铝
384其他渗铝方法
385渗铝层的性能
39渗其他金属
391渗铬
392渗钛
393渗钒
394渗锰、渗锡、渗铌、渗钼、渗钽、渗镉
310多元共渗和复合渗
3101碳氮共渗
3102硼铝共渗
3103硼铬共渗
3104硼硅共渗
3105硼锆共渗
3106硼碳氮三元共渗
3107铬铝共渗
3108铬钒共渗
3109钛铝共渗
31010铝硅共渗
31011铝与稀土元素共渗
31012碳硼复合渗
31013氮硼复合渗
参考文献
第4章堆焊
41概述
411堆焊的特点
412堆焊的分类
413堆焊的用途
414堆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42手工电弧堆焊
421手工电弧堆焊的特点
422手工电弧堆焊的原理
423手工电弧堆焊设备
424手工电弧堆焊工艺
425手工电弧堆焊应用实例
43氧乙炔火焰堆焊方法及工艺
431氧乙炔火焰堆焊的特点
432氧乙炔火焰堆焊装置
433氧乙炔火焰堆焊应用实例
44等离子弧堆焊
441等离子弧堆焊的特点
442等离子弧堆焊原理
443等离子弧堆焊工艺
444等离子弧堆焊实例
45振动电弧堆焊
451振动电弧堆焊特点
452振动电弧堆焊的原理
453振动电弧堆焊的设备
454振动电弧堆焊实例
46埋弧自动堆焊
461埋弧自动堆焊的特点
462埋弧自动堆焊的设备
463埋弧自动堆焊工艺参数
464埋弧自动堆焊实例
47气体保护堆焊
471气体保护堆焊原理
472气体保护堆焊的种类
48电渣堆焊
481电渣堆焊的特点
482电渣堆焊的设备与材料
483电渣堆焊工艺
484电渣堆焊的应用与实例
参考文献
第5章气相沉积技术
51薄膜技术基础
511薄膜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512薄膜的形成过程
513薄膜的种类和应用
514薄膜的制备方法
52物理气相沉积
521真空蒸镀
522溅射镀膜
523离子镀膜
53化学气相沉积
531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532CVD设备及工艺
533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534化学气相沉积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高能束技术
61高能束技术基础
611高能束技术
612高能束与金属材料的交互作用
613高能束处理技术的特点
62激光表面合金化与激光熔覆
621激光表面处理简介
622激光表面合金化
623激光表面熔覆
63离子注入
631离子注入原理与特点
632离子注入工艺
633离子注入的应用
634离子注入技术发展动向
64电子束技术
641电子束表面改性原理及特点
642电子束表面改性工艺及应用
65聚焦光束表面改性
651概述
652聚焦光束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