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民国思想史的宏观考察
一 民国思想史的几个特点
(一) 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
(二) 民主与科学逐渐深入人心
(三) 民族主义浪潮汹涌澎湃
二 西学东渐的几个特点
(一) 内容的丰富
(二) 主体的变化
(三) 途径的多样性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民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一) “西方的没落”与“东方文化救世论”的兴起
(二) 西方人本主义学说和文化形态学的传入及影响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动
第二编 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
一 文化保守主义的几个问题
(一) 文化保守主义的内容
(二) 文化保守主义的特征
(三) 与西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系
二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
(一) 清末民初: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起源
(二)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盛
(三) 三四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走向成熟
(四)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评价
三 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
(一) 西化思潮在晚清的兴起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三) “全盘西化”论的提出
(四) 西化思潮的历史评价
第三编 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论争
一 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
(一) 论战的大致过程
(二) 论战的主要问题
(三) 文化理论的得与失
二 泰戈尔访华与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
(一) 泰戈尔其人及其思想
(二) 泰戈尔访华引起的不同反应
(三) 围绕泰戈尔访华思想界的斗争
三 “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批评
(一) 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二) 对新文学运动的批评
(三) 对新文化派文风的批评
第四编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动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
(一) 中华民族能够实现复兴
(二) 民族自信力的重要意义
(三) 学术研究与民族复兴
二 九一八事变后的民主宪政运动
(一) 要求结束训政呼声的高涨
(二) 对国民党训政理论的批判
(三) “五五宪草”及其他
三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取向——以“新年的梦想”为中心的考察
(一)抵抗日本侵略
(二)要求民主自由
(三)向往社会主义
第五编 中国向何处去:30年代思想界的争论
一 政治制度:民主还是专制或独裁?
(一) 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的价值比较
(二) 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的现状分析
(三) 中国的政治出路是民主还是专制或独裁
二 经济发展:“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
(一) “以农立国”论的由来
(二) 对“以农立国”论的批评
(三) 反驳“以工立国”论
(四) 其他主张的提出及其争论
(五) 对争论的几点评议
三 文化出路:“中国本位”还是“全盘西化”?
(一)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提出
(二) 关于“本位文化”的争论
(三) 关于“全盘西化”的争论
(四) 争论的评价
第六编 抗战时期的新儒家及其他
一 现代新儒家复兴中国文化的努力
(一) 对西化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二) 对中国文化之特殊性的阐释
(三) 对中国文化复兴之道路的探索
(四)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二 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一) 乡村建设运动的性质
(二) 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
(三) 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
三 重评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一) 围绕宪法起草的斗争
(二) 与“五五宪草”的比较
附:20世纪90年代以来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