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影视编辑学
作者:段晓明 著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12
页数:286
定价:18.00 元
ISBN-10:7308040615
ISBN-13:9787308040617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影视编辑概述
第一节 影视编辑的工作流程
第二节 影视编辑工作的特性
第三节 影视编辑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构成
第二章 电影和电视制作方式
第一节 电视影片制作
第二节 实况直播
第三节 录像制作
第三章 非线性编辑
第一节 非线性编辑的优越性
第二节 电视编导和非线性编辑
第四章 虚拟演播室
第一节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工艺原理
第五章 影像语言特性
第一节 两种相对立的影像语言
第二节 蒙太奇与长境头的区别
第三节 蒙太奇的造型表意效果
第四节 长镜头的表现力
第六章 摄影机的调度
第一节 角度和景别
第二节 摄影机运动
第三节 影视画面构图
第七章 影片剪辑步骤
第一节 剪辑拷贝
第二节 工作样片的声画合成
第三节 镜头的选择
第四节 原底组接
第五节 声音剪辑
第八间 剪辑--镜头的匹配
第一节 连续构成的基本要求:顺畅
第二节 加续构成剪接
第三节 移动镜头和固定镜头
第四节 运动镜头长度
第九章 剪辑--影像对列构成
第一节 对列组接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蒙太奇的种类
第三节 蒙太奇的句型
第十章 剪辑--时空连续构成
第一节 时间的连接构成
第二节 地点的连接构成
……
第十一章 剪辑——场景过渡
第十二章 剪辑——影像节奏
第十三章 影视声音的编辑
第十四章 电视新闻编辑
第十五章 电视专栏编辑
第十六章 纪录片编辑
第十七章 电视栏目及频道形象设计
后记
参考文献
段晓明,教授,男,1954年10月出生于江西。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系编导教研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1982 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摄影专业,取得文学学士。先后在陕西电视台新闻部、河南电视台专题部、国际部、海南电视台社教部工作过,做过记者、编导、电视剧摄像、制片人,河南 电视台国际部科长、副主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2002年3月,由河南电视台调至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系任教。主讲课程:《电视专题片创作》、《电视摄像艺术》。任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系编导教研室主任。
在电视台工作期间的主要作品有:《黄河东流去》电视连续剧,任摄像。该剧获第七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连续剧三等奖。《少林有个陈小龙》专题片,编导兼摄像。该片获 93 年度全国海外电视节目短篇专题一等奖。《戏迷的乐园》文艺专题片,任摄像。该片获 95 年度全国电视文艺节目 “ 星光奖 ” 一等奖。《起诉在东京》纪录片,编导兼摄像。该片获 96 年度中国电视奖社教节目一等奖,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纪录片奖,第三届( 96 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中国军医与英国战俘》(战俘系列)纪录片,总编导。该片获 98 年度中国电视 “ 彩虹奖 ” 一等奖。《美军战俘》(战俘系列)纪录片,总编导。该片获 2000 年度中国电视 “ 彩虹奖 ” 三等奖。因成绩优异, 1997 年被选入《中国电视名人录》。
在浙江传媒学院任教期间的电视作品有:《黑嘴鸥飞来的时候》纪录片,指导老师、编导。该片在 2003 年 4 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并参加 2003 年洛杉矶国际影视学院影视作品大赛。《飞翔之梦》纪录片,指导老师、编导。该片在 2003 年 9 月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东方时空 . 百姓故事》栏目播出(另取名为《军舰鸟》),并参加第十届波兰国际影视学院电影节评选。
专著与论文有:《感悟电视》( 20 万字,中国文联出版社),《实用电视新闻 .21 世纪广播电视职业教育丛书》(部分章节的撰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电视多元化的特性》(论文),发表在 2000 年 11 期的《新闻爱好者》(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从内容来看,既有对观念的探讨,又有对具体形式、方法的研究;既有历史的钩沉,又有现状的剖析。但从整体来说,丛书所关注的主要对象和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广播电视的传播方面,而我国近20年来的广播电视媒体正处于刚刚开始、迅速发展的阶段,因而这套丛书最重要的是一种跟踪式的研究,甚至是一种原生态的描述。
丛书的作者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较深学养的院校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二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它的构成不仅仅说明丛书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重视突出实践,也为丛书的可读性提供了保证。该丛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成为从业人员的进修读物。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