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作者:王春萍 著
出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12
页数:232
定价:22.00 元
ISBN-13:9787561223604
ISBN-10:756122360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背景及其贫困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贫困研究综述
一、贫困的一般研究
二、贫困的发展研究
三、贫困的行动研究
第三节 贫困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结构
第二章 可行能力理论评析
第一节 Sen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
一、薄弱的信息基础
二、对人类行为的误解
三、忽略个体间比较与价值判断
四、目标与手段的混淆
第二节 可行能力理论及其核心概念
一、功能性活动
二、可行能力
三、可行能力方法的数学描述
四、可行能力方法的特点
第三节 可行能力理论的启示
一、可行能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可行能力理论与社会系统理论
三、可行能力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 城市贫困的一般研究
第一节 作为能力缺失的贫困
一、Sen对各种贫困观的批评
二、可行能力与贫困
三、可行能力与社会排斥
第二节 城市贫困的可行能力分析
一、城市贫困的现实背景
二、中国城市贫困的可行能力解读
三、城市贫困人口的能力现状透视
第三节 基于可行能力的城市贫困度量
一、可行能力视角下贫困识别
二、公理化方法与权重结构
三、城市贫困指数的构建
第四章 城市贫困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以自由看待发展
一、批判财富发展观
二、人类发展及其基本原则
三、全面自由的发展观
第二节 基于可行能力建设的反贫困理念
一、可行能力建设的目标是人
二、可行能力建设的内涵是全面的
三、可行能力建设的范围是普遍的
四、可行能力建设包括适当的价值观
五、可行能力建设是一个友善的过程
第三节 可行能力建设的多元制度途径
一、市场机制
二、社会保障
第四节 中国城市贫困成因分析
一、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二、社会保障的缺失
三、低下的人类发展水平
四、系统观点下城市贫困陷阱解读
第五节 中国城市反贫困战略与模式选择
一、城市反贫困战略原则与目标
二、城市反贫困模式选择
第五章 城市贫困的行动研究
第一节 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节
一、创造有利于缓解城市贫困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政策框架
第二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保障功能
一、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
二、构建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三节 充分扩大就业,增加人力资本积累
一、可行能力视角下促进就业的再定位
二、促进就业的政策组合
三、增加人力资本的政策设计
参考文献
王春萍,女,1963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西北工业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高校政治经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研究,国际金融与金融政策分析,贫困理论与反贫困政策研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4部,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1项(2004R60),横向课题多项,获全国及省部级教材奖3项。
《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以系统分析的观点,结合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对城市贫困与反贫困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首先将一般性的系统分析架构应用于贫困研究中,同时对Sen的可行能力理论进行了综括性探讨。在此基础上,《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从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与人类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城市贫困的成因,提出以开发性反贫困为主、救济性反贫困为辅的城市反贫困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