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套利条件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目 录内容简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短短十余年时间里,人民币汇率问题几度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工商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既涉及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问题,又涉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问题。对于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争论,关键问题是要测算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关键问题则是测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合理幅度。这两个问题都需要理论界予以解决。选题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两个问题。具体来说,笔者试图分析不完美套利条件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并且得出结论:不完美套利条件下存在一个可以保证内外经济都处于均衡状态的人民币汇率区间,该区间的边界可以作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参考。因此本书的意义在于探求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水平,同时为确定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波动幅度提供技术支持。
笔者首先分析了完美套利条件下均衡汇率的决定。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一个国家、两个部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两种产品(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模型,认为在完美套利条件下均衡汇率是由居民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不同的偏好、理想的外债余额一产出比以及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的。具体而言,均衡汇率由三部分构成: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决定均衡汇率的需求因素和决定均衡汇率的供给因素;而均衡汇率的动态变化则主要来自供给因素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笔者首先分析了完美套利条件下均衡汇率的决定。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一个国家、两个部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两种产品(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模型,认为在完美套利条件下均衡汇率是由居民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不同的偏好、理想的外债余额一产出比以及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的。具体而言,均衡汇率由三部分构成: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决定均衡汇率的需求因素和决定均衡汇率的供给因素;而均衡汇率的动态变化则主要来自供给因素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