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硅酸盐水泥生产基本知识
第一节 水泥的分类和名词术语
一、水泥的分类
二、水泥命名的一般原则
三、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
四、与水泥有关的术语
五、与水泥性能和试验方法有关的术语
六、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代号和技术指标
七、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水泥的判定规则
第二节 水泥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一、水泥窑的类型和作用
二、水泥回转窑概况
三、水泥立窑概况
第三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和率值
一、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二、熟料的率值
三、熟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率值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配料
五、配料计算公式
六、一般生料的配料计算方法
七、掺复合矿化剂的生料配料计算
八、原料、燃料消耗定额与物料平衡的计算
九、生产过程中三率值的控制
第二章 水泥物理性能及检验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一、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
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三、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第二节 水泥品质要求和物理力学性能
一、密度和容重
二、细度
三、需水性
四、凝结时间
五、体积安定性
六、强度
第三节 养护设备及养护温度、湿度的控制
一、养护箱
二、养护池
第四节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液体排代法)
三、水泥细度的测定
四、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五、凝结时间的测定
六、安定性检验
七、胶砂流动度测定
第三章 化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
第一节 化验室的性质、职责、任务和权限
一、化验室的性质
二、化验室的职责
三、化验室的任务
四、化学分析组、生产控制组和物理检验组的检测任务
五、化验室的权限
第二节 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体系
一、分析测试中的质量控制
二、分析测试的质量评定
第三节 执行国家计量法
一、国家计量法与法规
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三、在水泥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检验中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
第四节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法
一、标准化与标准方法
二、标准的分类
三、标准物质
第五节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实验室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防止割伤事故
三、防止烧伤事故
四、防止中毒事故
五、预防火灾发生
六、防止爆炸事故
七、防止触电事故
第四章 水泥化学分析基本条件
第一节 化学分析常用术语
第二节 水泥实验室的设置
一、实验室的分类及设计要求
二、天平室的设置及管理
第三节 水泥实验室的设备及试剂
一、分析用纯水
二、玻璃量器的校正
三、分析天平
四、金属器皿
五、化学试剂
六、滤纸
第四节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样品的代表性
二、样品的采取
三、样品的制备和保管
第五节 试验溶液的制备
一、试样的细度和试样的烘干
二、试样的分解及试验溶液的制备
第六节 试剂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溶液的一般概念
二、配制溶液时常用的计量单位
三、溶液标度的表示方法
四、溶液标度之间的换算
五、配制溶液时溶质质量或体积的计算
六、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七、缓冲溶液的配制
第七节 试剂及试剂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普通试剂的配制
二、标准溶液及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八节 分离方法
一、离子交换分离法
二、蒸馏分离法
三、沉淀分离法
四、溶剂萃取分离法
第五章 各种化学成分的测定原理及测定要点
第一节 化学分析方法原理
一、称量分析法
二、容量分析法
三、水泥主要成分化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 仪器分析方法原理
一、电化学分析法
二、原子发射光谱法(火焰光度法)
三、分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
四、原子吸收光谱法
五、x射线荧光分析法
六、中子活化分析法
第六章 水泥及其原料、燃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一节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一、水泥系统分析方法之一(基准法)
二、水泥系统分析方法之二(代用法)
第二节 水泥熟料化学分析方法
一、水泥熟料系统分析方法之
二、水泥熟料系统分析方法之二(非标准方法)
第三节 水泥生料化学分析方法
一、水泥生料系统分析方法之
二、水泥生料系统分析方法之二
第四节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一、石灰石系统分析方法之
二、石灰石系统分析方法之二
第五节 黏土的化学分析方法
一、黏土系统分析方法之
二、黏土系统分析方法之二
第六节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七节 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第八节 矿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九节 萤石化学分析方法
一、萤石中氟化钙的快速测定
二、萤石系统分析方法之
三、萤石系统分析方法之二
四、含有硫酸钡的萤石分析方法
第十节 石英标准砂分析方法
……
第七章 原料、燃料和水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八章 水泥生产控制分析方法
第九章 水泥厂污染物的检测
第十章 实验室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