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商君书译注

商君书译注
作者:石磊 等译注
出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1
丛书:二十二子详注全译
页数:193
定价:8.50 元
ISBN-10:7207043945
ISBN-13:9787207043948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目 录内容简介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复姓公孙,名鞅。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商鞅出身于卫国贵族,早年做魏相公孙痤的家臣,公元前361年入秦,得秦孝公重用,“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史记·秦本纪》)商鞅在秦国执政近20年,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民富强的国家,为秦尔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功被封于商邑,称商君,故又称商鞅。秦孝公死,惠文王立,有人告其“欲反”乏,惠文王派人捕杀了他,并车裂其尸,灭其全家。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书》的大多数篇章都涉及军事,其主要的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积极主张战争。它认为战国时代是武力征伐的时代,“万乘莫不战,千乘莫不守。”(《开塞》)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战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要立足天下,称王称霸,就必须从事战争,“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反对所谓“非兵”、“羞战”的论调,明确肯定战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战去战,虽战可也。”(《画策》)
      二是农战结合。它认为,农耕为攻战之本,因为农业生产不仅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人民致力于农耕,才会安土重居,从而为保卫国土而战。农、战结合才能使国富兵强。
      三是重刑厚赏,以法治军。“赏使之忘死,威使之苦生……何不陷之有哉!”(《外内》)通过刑、赏要造成人民“乐战”的风气,“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赏刑》)
      四是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战略、战术。主张明察敌情,量力而行,权宜机变,灵活主动。强调用兵作战要“谨”,反对盲动。注重士气在作战中的作用。在《兵守》篇中探讨了守城防御作战的原则和方法。
      当然,《商君书》的军事思想必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它鼓吹好战,将战争抬高到压倒一切的地位,以为战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显然是片面的。至于“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画策》)的观点,则反映了它与广大人民众尖锐对立的阶级立场。
      本书在注释中采用了明陈深《诸子品节》本,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本,明程荣《汉魏丛书》本,参考了俞樾《诸子平议》、朱师辙《商君书解诂定本》、高亨《商君书注译》、张觉《商君书全译》、蒋鸿礼《商君书锥指》等书。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3)折扣价格

3
当当缺货N个月
8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