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互动研究
作者:任胜钢 著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1
页数:281
定价:20.00 元
ISBN-13:9787309057485
ISBN-10:7309057481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被忽略的集群参与者--跨国公司
第一节研究的主题
一、问题的引入
二、本书的研究主题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与架构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三、本书主要创新的地方
第二章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一节 集群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产业区的提出与区位论的发展
二、新产业区理论进展
三、产业集群理论发展
第二节 理论回顾的评述与探讨
一、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
二、集群研究方法的分析
三、名称和概念上有待统一
第三节 集群与跨国公司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集群研究中对跨国公司的关注
二、跨国公司投资与集群的升级
三、集群对跨国公司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四、跨国公司子公司在集群中的性质
五、评述与探讨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跨国公司与集群的互动模式
第一节 集群研究领域的分类与比较
一、集群研究领域的分类
二、集群研究各领域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参与的集群分类
一、分类的维度--知识所处的价值链环节
二、跨国公司参与的三类集群
第三节 跨国公司参与的集群属性
一、生产型知识集群
二、技术型知识集群
三、市场型知识集群
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集群的相互关系
一、集群发展独立或完全依赖于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与集群的互动模式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跨国公司对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跨国公司是集群与全球经济联系的纽带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三、集群与经济全球化对立统一
四、跨国公司是集群外界联系的纽带
第二节 跨国公司作为集群发展的动力
一、跨国公司促进了集群中生产型知识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型知识集群中的形成与发展
三、跨国公司促进了市场型知识集群申的形成与发展
四、跨国公司对三类集群促进作用的小结
第三节 跨国公司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
一、跨国公司区位的转移
二、垄断结构对集群优势的侵蚀
三、跨国公司的集聚网络使东道国本土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第四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与政策分析
一、发展跨国公司投资的集群化战略
二、根据区位特点,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
三、利用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桥梁作用,实现集群产业升级
四、促进集群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以集群推动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跨国公司当地结网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国际化经营
第一节 集群中新企业的孵化
一、孵化器的基本概念
二、集群具有孵化器的功能
三、生产型知识集群的分工孵化机制
四、技术型知识集群的创新孵化机制
五、市场型知识集群的细分市场孵化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当地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推动作用
一、集群中的现象:当地企业迅速走向跨国经营
二、理论解释的探询:演进理论与网络理论的回顾
三、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利用集群促进中小企业的孵化
二、促进集群发展,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外溢效应
三、我国中小企业利用集群走內向国际化向外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集群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
第一节 集群中跨国公司区位优势的演进
一、跨国公司全球区位优势的变迁
二、集群的竞争优势
三、集群优势的形成机制
任胜钢,1975年生,湖南津市人,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管理和区域经济。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南开管理评论》、《研究与发展管理》、《学术月刊》、《复旦学报》、《国际贸易问题》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各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并完成国家、省级和横向课题十多项,担任过咨询公司的管理顾问并承担过上市公司的咨询项目。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互动研究》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介绍了被忽略的集群参与者——跨国公司、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的述评、跨国公司与集群的互动模式、对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当地结网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国际化经营、集群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集群中跨国公司母子关系的演进、苏州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跨国公司参与集群的动态演化等内容。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