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作者:赫广义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1
页数:246
定价:23.00 元
ISBN-13:9787500465201
ISBN-10:7500465203
去豆瓣看看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说明
一 为什么要研究农民工问题
二 为什么要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来研究农民工问题
第二节 有关城市化和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 关于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农民工阶层的研究
三 有关国外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四 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二 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城市化
二 农民工
三 农民工问题
第五节 本书的核心论点和主要内容
一 本书的核心论点
二 本书的主要内容
三 本书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一章 农民工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城市化”政策
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二 经济性“下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政策
一 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战略
二 建设性移民的迁移取向
第三节 “反城市化”政策的独特成因
一 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
二 理论研究的滞后
三 户籍制度“锁定”的发展路径
四 对人口压力的片面回应
第二章 农民工出现的意义和农民工阶层的边缘化
第一节 农民工阶层出现的意义
一 缓解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
二 “公民意识”的滋生和成长
三 农民阶级最具现代性的分化
四 动摇了宗族共同体
五 城乡文明沟通的桥梁
六 优化社会结构和控制贫富分化
第二节 农民工阶层边缘化的后果
一 加剧了城市化滞后的现实
二 延缓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形成
三 阻断了代际流动的通道
四 限制了再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五 增加了城市化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流动
一 共同的趋势与不同的过程
二 呼唤政策的调整和创新
第三章 利益整合机制与农民工阶层的边缘化
第一节 农民工阶层利益整合的渠道梗阻
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缺失
二 工会维权职责缺位
三 非政府组织发育程度偏低
四 党组织整合作用的盲区
五 有待完善的劳动信访制度
第二节 利益整合失效的现实影响
一 劳动权利的不平等
二 失衡的劳资关系
三 管理中的“刚柔错位”
四 非政府组织救助功能尚未显现
五 执政基础的流失
第三节 利益整合与政府功能和职责
一 亟须重新定位的政府功能和职责
二 错位的政府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三 政府官员的政治责任有待强化
第四章 农民工阶层边缘性化的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节 户籍政策
一 户籍政策变迁的轨迹
二 户籍政策改革的模式
三 户籍政策改革的成就
四 户籍政策改革的困境
第二节 土地政策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的变迁
二 土地政策是农民工实现迁移的羁绊
三 土地政策改革的不同观点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政策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提出
二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困难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创新的不同观点
第五章 城市化机遇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反思和调整城市化政策
一 人口转移的历史进程
二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原则区别
三 应该缓行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四 确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第二节 整合农民工阶层利益的现实路径
一 完善选举登记制度
二 健全工会组织
三 创新社会组织方式
四 政府职责的合理定位及其调整
五 切实保障合法权利
六 创新党建工作方式
七 探索政府管理和服务新模式
第三节 推动农民工阶层融入城市的政策创新
一 “迁徙自由”与户籍政策创新
二 多样化的土地权利实现方式
三 全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
第六章 相关问题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居住问题与城市化
一 农民工在城市的一般居住状况
二 国际经验及其住房问题解决的思路
三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可行方案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城市化
一 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
二 发展目标和模式的调整
三 提升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第三节 人口问题与城市化
一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怪圈”
二 城市化率与人口出生率的相关性
三 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转移
一 劳动力转移的快车道
二 着力消除“农民工40岁现象”
三 推动国际劳务输出
参考资料
后记
赫广义,1965年生,博士,副教授,现为广东湛江师范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社会学。
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中国公民意见表达的基本特点与中国政治文化”(《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议行合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合理性与它在操作上的局限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中国纵向问政府‘职责同构’模式解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等。
农民工问题是一系列“反城市化”政策所必然导致的结果。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由历史地形成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现行体制和政策共同决定的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存在,或者说是由于社会还没有形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健全机制而造成的,比如法律层面的迁徙自由及其保障机制;灵活、便捷、等价的土地财产权的退出机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的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的接续机制等。农民工阶层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的“生长点”,但他们目前是在制度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的边缘化存在不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政府过程还没有有效地整合这一巨大的社会结构性阶层;帮助农民工阶层在城市谋求发展、实现转移的政策和制度还有待创新和完善。农民工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自然力量。政府方面要有意识地利用好这一阶层的巨大自发性社会流动力量,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民工向城市转移,逐步消除其边缘化状态,最终使其融入城市。这将成为彻底完成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宏伟目标的良好开端。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