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产业组织与中国银行业结构
作者:陈伟光 著
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11
页数:163
定价:23.00 元
ISBN-13:9787504944641
ISBN-10:7504944645
去豆瓣看看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产业组织理论与sCP理论框架
1.2.2 西方学者关于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特色与创新
2 银行垄断与寡头理论研究
2.1 银行垄断及其市场势力
2.1.1 银行垄断的基本模型
2.1.2 银行市场势力分析
2.1.3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势力分析
2.2 银行寡头竞争理论研究
3 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分析
3.1 银行产业集中度的衡量与分析
3.1.1 卖方集中比率
3.1.2 荷芬达尔指数
3.1.3 银行业市场集中、市场势力和市场绩效的关系
3.2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与判断
3.2.1 市场份额分析
3.2.2 市场集中度分析
3.3 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
3.4 银行业寡占属性和集中趋势:原因分析
4 银行业的市场壁垒研究
4.1 银行进入壁垒研究
4.1.1 进入壁垒的概念及其比较
4.1.2 银行经济性进入壁垒分析
4.1.3 政府管制性进入壁垒的存在:理论模型分析
4.1.4 政府管制性进入壁垒:对国内银行业市场准入分析
4.1.5 政府管制性进入壁垒:外资银行业市场准入分析
4.2 银行退出壁垒研究
4.2.1 银行经济性退出壁垒分析
4.2.2 各国银行业管制性退出壁垒的比较分析
4.3 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研究
4.4 中国银行业退出壁垒分析
5 银行产业的市场行为研究
5.1 银行竞争的价格行为
5.1.1 存款产品市场的价格行为
5.1.2 贷款产品市场的价格行为
5.1.3 中间产品市场的价格行为:以银行卡市场为例
5.2 银行竞争的产品差异化行为研究
5.2.1 银行产品的纵向差异与横向差异
5.2.2 模型分析:银行产品差异化原则
5.2.3 模型运用:银行产品差异化策略的实施
5.3 银行竞争的并购行为研究
5.3.1 银行并购行为对银行市场结构的反馈效应
5.3.2 银行并购行为目标: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比较
5.3.3 中国银行业并购与重组行为
6 银行市场绩效分析
6.1 银行绩效的衡量指标及其关系
6.2 银行业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假说
6.3 检验方法评述
6.4 模型
6.5 实证结果和分析
6.5.1 银行效率估计
6.5.2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
6.5.3 银行利润效率与产权、市场结构关系的实证
7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8 多维视角下的银行结构与中国银行业结构的设计
9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陈伟光,男,1963年出生,湖北武汉人。经济学教授,广东省高校社科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金融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产业组织理论和金融机构管理,近年来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改革》、《国际经贸探索》、《当代财经》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多部。主持在研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的银行业结构研究”,参与并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2001年和2006年两度获省金融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银行产业组织与中国银行业结构》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银行业产品多样性、跨期性和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等约束条件下,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构架。借助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框架的三个主体内容,重点研究了银行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形式。在研究内容上拓展了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框架的内涵,在金融系统的大背景下,从多维因素判别银行结构的合意性,为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为银行结构改革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政策建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