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需求导向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需求导向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作者:张乐柱 著
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9
丛书: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
页数:395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501786923
ISBN-10:7501786925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本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1~7章);第二部分,主体专论(8~15章)。
      第一部分,总论概要:新农村建设呼唤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这既有农村经济弱质性导致投资收益率低的客观原因,也有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滞后的直接原因,更有国家金融抑制政策和工业与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体制性因素、层次性需求与信息不对称的深层次原因。回顾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及改革目标、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与改革主体定位、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与政策性业务补偿、农村金融指导理论等方面存在悖论,提出了构建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策:创新农村金融理论,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民有中小金融机构;根本的是民间资本的社会化运用,实现“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产权多元多样化组合,在资金规模、服务方式上真正体现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意愿,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准平衡,并需要金融监管的同步创新。
      第二部分,主体专论概要:在以上对农村金融理论重新探讨创新的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民间金融、小额信贷、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信用担保、农业保险等逐次论述,尝试在充分考虑各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作有利于“三农”的资源配置。在探讨中发现,除诱导和激发民间资源的挖掘和充分利用外,要改变资源配置不利农村的倾向,核心是利益的补偿,而利益的补偿主体主要是政府。所以,根本的是要打破以政府为代表的控制资源的强势链条,还财富于民。国强未必民富,而民富必然国强!关键是在制定游戏规则——法律法规、文件政策时充分考虑弱势博弈方——“三农”和弱势群体的利益,作有利于他们的政策导向和规则设计。而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利局面,还要靠弱势的农民、小企业主等市场主体的组织化和市场谈判能力的增强,合作是正途。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10)折扣价格
暂无京东缺货N个月
4天前更新

10
当当缺货N个月
11天前更新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466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