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实用工伤保险政策解答

实用工伤保险政策解答
作者:“金袋鼠丛书”编委会组织编写
出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2
丛书:金袋鼠丛书
页数:208
定价:15.00 元
ISBN-10:7504552453
ISBN-13:9787504552457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目 录
  一、基础知识(1) 
  1什么是工伤保险?(1) 
  2工伤保险有哪些基本特点?(1) 
  3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是什么?(2) 
  4工伤保险应遵循哪些原则?(3) 
  5什么是工伤保险的无责任补偿原则?工伤保险为什么实行无责任补偿原则?(3) 
  6工伤补偿是工伤保险的唯一任务吗?(4) 
  7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如何发展的?(4) 
  8《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是怎样规定的?(5) 
  9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发生工伤,怎么办?(6) 
  10《工伤保险条例》对“用人单位”和“职工”是如何定义的?(7) 
  11农民工如何参加工伤保险?(8) 
  12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如何参加工伤保险?(8) 
  13职工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就业的,如何参加工伤保险?(9) 
  14 非法用工单位造成人员伤亡的,应该怎样处理?(10) 
  15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有哪些法律依据?(10) 
  16用人单位为什么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11) 
  17《工伤保险条例》对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是怎样规定的?(12) 
  18《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的权利义务是怎样规定的?(12) 
  19发生工伤事故和患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以履行救治义务?(13) 
  20我国工伤保险的行政管理体系是如何设置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保险管理职能有哪些?(14) 
  2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哪些工伤保险政策、标准要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15) 
  22工会组织在工伤保险制度中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16) 
  二、工伤保险基金(17) 
  23什么是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有哪些?(17) 
  24为什么工伤保险实行职工个人不缴费原则?(17) 
  25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是什么?(18) 
  26什么是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19) 
  27行业差别费率及浮动费率是如何确定的?(19) 
  28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标准如何调整?(21) 
  29用人单位如何缴纳工伤保险费?(21) 
  30《工伤保险条例》对“工资总额”是怎样规定的?(22) 
  31企业如何列支工伤保险费?(22) 
  32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是怎样的?(23) 
  33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所属企业如何参加工伤保险?(23) 
  34工伤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哪些支出项目?(24) 
  35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结构比例有什么要求?(25) 
  36工伤保险基金为什么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储备金如何管理和使用?(25) 
  37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应如何办理?(26) 
  三、工伤认定(27) 
  38什么是工伤认定?(27) 
  39如何界定工伤认定的对象?(27) 
  40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应注意把握哪几点?(28) 
  41工伤认定时为什么要坚持区分因工和非因工原则?(28) 
  42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29) 
  43如何理解和把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30) 
  44如何理解和把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30) 
  45如何理解和把握“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的情形?(31) 
  46单位领导因工作遭员工报复受到伤害的,能否认定为工伤?(31) 
  47什么是职业病?(31) 
  48认定为职业病应具备哪些条件?(32) 
  49如何理解和把握“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的情形?(33) 
  50如何理解和把握“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的情形?(34) 
  51如何区分“上下班途中”与“工作场所”?(34) 
  52企业在招工考试期间应聘人员遭受意外伤害的,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35) 
  53职工因工负伤,在抢救过程中由于输血染上肝炎,是认定为工伤还是认定为医疗事故?(35) 
  54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在实习中发生伤亡的,如何处理?(36) 
  55私自顶替他人上班受到伤害的,能认定为工伤吗?(36) 
  5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干私活受伤的,能认定工伤吗?(37) 
  57无证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37) 
  58司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家属已获得了民事赔偿,是否仍可申请认定为工伤?(38) 
  59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38) 
  60怎样理解“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形?(39) 
  61如何理解“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39) 
  62因救人而身亡的,能否认定为工伤?(40) 
  63如何理解“因公、因战负伤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视同工伤?(40) 
  64哪些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41) 
  65哪些人有权申请工伤认定?(41) 
  66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其职工受到职业伤害可否申请工伤认定?(43) 
  67工伤认定申请时限是怎样规定的?(43) 
  68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在申请时效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怎么办?(45) 
  69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承担什么责任?(45) 
  70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哪些材料?(46) 
  71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的过程有哪些规定?(47) 
  72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形有哪些?(47) 
  7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如何进行调查核实?(48) 
  7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可以行使哪些职权?应当履行哪些义务?(49) 
  75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时,为什么对“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50) 
  76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时,怎么办?(51) 
  77在工伤认定申请过程中职工和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意见不一致,由谁来举证? (51) 
  78工伤认定决定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什么?(51) 
  79工伤认定主体越权做出的工伤认定是否有效?(52) 
  80工伤认定决定应该怎样送达?(52) 
  81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怎么办?(54) 
  四、劳动能力鉴定(55) 
  82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哪些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55) 
  83劳动能力鉴定依照什么标准进行鉴定?(55) 
  84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可以由哪些主体提出?应提供哪些材料?(56) 
  85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哪些部门的代表组成?其工作机制如何?(57) 
  86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符合哪些条件?(58) 
  87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划分为几级?各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58) 
  88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哪几个等级?(60) 
  89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分为哪几个等级?(61) 
  90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61) 
  91对原有伤残及合并症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62) 
  9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鉴定结论的期限是多长时间?(62) 
  93当事人对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如何申请再次鉴定?(63) 
  94为什么要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回避制度?(64) 
  95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64) 
  96哪些主体有权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65) 
  五、工伤保险待遇(67) 
  97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哪几种类型?(67) 
  98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哪些内容?(67) 
  99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哪些医疗机构就医?(68) 
  100什么是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68) 
  101什么是康复性治疗?(69) 
  102《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职工的配置辅助器具待遇是如何规定的?(70) 
  103什么是停工留薪期?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享受什么待遇?(70) 
  104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需要生活护理的,享受哪些待遇?(71) 
  10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到四级伤残的,享受什么伤残待遇?(71) 
  106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什么伤残待遇?(72) 
  107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到十级伤残的,享受什么伤残待遇?(72) 
  108《工伤保险条例》对“本人工资”是怎样规定的?(73) 
  109什么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3) 
  110什么是伤残就业补助金?(73) 
  111职工因工致残被确定伤残等级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74) 
  112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需治疗的,享受哪些待遇?(75) 
  113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和供养亲属可以享受哪些待遇?(75) 
  114职工的供养亲属包括哪些人?(76) 
  115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申请领取抚恤金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76) 
  116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在什么情况下停止领取抚恤金?(77) 
  117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哪些待遇?(77) 
  118被鉴定为一级到四级伤残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哪些待遇?(78) 
  119如何对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等工伤保险待遇进行适时调整?(78) 
  120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其供养亲属享受哪些待遇?(79) 
  121在什么情况下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80) 
  122哪些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由用人单位支付?(81) 
  123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时的,工伤保险责任如何承担?(81) 
  124职工在借调期间发生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谁负担?(82) 
  125企业破产时,工伤保险待遇如何支付?(82) 
  126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期间其工伤保险关系如何办理?(82) 
  127职工再次发生工伤时,如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83) 
  128企业职工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其工伤保险待遇如何办理?(83) 
  129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是否按国家规定享受有关待遇?(84) 
  130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84) 
  131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包括哪些内容?(85) 
  132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支付标准是什么?(85) 
  133非法用工单位伤残职工就赔偿数额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86) 
  134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应如何处理?(86) 
  六、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87) 
  135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是什么?(87) 
  13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等相关机构怎样签订服务协议?(87) 
  137什么情况下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之间可以解除服务协议?(88) 
  138如何对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88) 
  139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何对费用进行核查和结算?(89) 
  140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由谁来监督?(89) 
  141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90) 
  142在工伤保险工作中,单位和个人在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行政复议?(90) 
  143 什么是行政复议?(91) 
  14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哪些事项不能提起行政复议?(91) 
  145什么是行政诉讼?(92) 
  146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92) 
  147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如何处罚?(93) 
  148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93) 
  149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行为,如何处罚?(93) 
  150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伤认定中从事哪些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94) 
  151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和个人从事哪些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95) 
  152经办机构未按规定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记录的,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95) 
  七、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摘录)(1994年7月5日国家主席令第28号)(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摘录)(2001年10月27日国家主席令第60号)(99)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令第375号)(103)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令第24号)(119) 
  工伤认定办法(2003年9月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7号)(129)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2003年9月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132)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03年9月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134)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年11月5日\[1987\]卫防字第60号)(136)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2002年4月18日卫法监字\[2002\]108号)(13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9月26日劳社部发\[2003\]25号)(14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2003年10月29日劳社部发\[2003\]29号)(145) 
  卫生部关于对异地职业病诊断有关问题的批复(2003年10月17日卫法监发\[2003\]298号)(14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6月15日劳社部发\[2004\]18号)(15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年11月1日劳社部函\[2004\]256号)(15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铁道部关于铁路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11月3日劳社部函\[2004\]257号)(15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12月29日劳社部发[2005]36号)(15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复函(2004年5月18日劳社厅函\[2004\]123号)(156) 
  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2004年6月17日劳社厅发\[2004\]6号)(157)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1996)(179)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2002年4月5日劳社部发\[2002\]8号)(201)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2)折扣价格

2
当当缺货N个月
2天前更新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533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