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贞观政要》治道研究
作者:杨琪 (作者)
出版:巴蜀书社 2011.11
丛书: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页数:437
定价:36.00 元
ISBN-13:9787807529255
ISBN-10:7807529253
去豆瓣看看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治道”的含义
一 “治”的含义
二 “道”的含义
三 《贞观政要》语境中“治道”的含义
第二节 “治道”概念的学术分歧与本研究中的基本定位
第三节 《贞观政要》的编者、版本、体例与结构
一 吴兢与《贞观政要》
二 《贞观政要》的体例与结构
第四节 《贞观政要》的研究现状
一 《贞观政要》研究成果总体分布情况
二 《贞观政要》研究成果的学科属性分布
三 《贞观政要》研究成果中的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分析
第五节 “治道大体”是《贞观政要》论治的核心
第六节 本书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一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
三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贞观政要》论治国理念之大体
第一节 为政之本,贵在无为:无为治国论
一 广任贤良,在君无事
二 土木以时,不竭民力
三 偃武慎战,不劳百姓
第二节 治国之本,在于仁义:仁义治国论
一 治国以德
二 惠下以仁
三 正身以义
第三节 刑赏之本,劝善惩恶:至公治国论
一 以劝善为目的
二 以公平为规矩
三 以仁义为准绳
第四节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用贤治国论
一 详审人性,识达情伪
二 唯贤是举,唯善是从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贞观政要》论治国事务之大体
第一节 理天下者,以民为本:重民以安天下
一 君民一体
二 民为国本
三 君为民表
第二节 尚书万机,实为政本:简择以举宏纲
第三节 太子储君,宗社之本:教戒以继大统
一 太子诸王定分
二 太子诸王教戒
第四节 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尊华以辨主次
一 夷与华同,可行仁义
二 华本夷末,仁以抚之
三 连和羁縻,义以制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贞观政要》论治国制度之大体
第一节 力行王道,广施仁政
第二节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一 刊正姓氏
二 定议服制
三 其他礼仪
第三节 尊儒重学,考订《五经》
一 兴办学校
二 考订《五经》
三 尊师重道
第四节 诏停世封,治以郡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贞观政要》论君臣关系之大体
第一节 君臣协契,义同一体
一 君臣共治
二 君臣合德
三 君臣相待
第二节 君为政源,率臣以正
一 克服偏好,处事以正
二 抑损嗜欲,修身以正
三 诚信守法,率臣以正
第三节 臣为股肱,制君以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贞观政要》君臣关系图谱研究
附录二 《贞观政要》典故注释(节录)
附录三 《贞观政要》研究成果索引
后记
杨琪,1974年生,湖南泪罗人。2004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师从周桂钿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先后发表论文25篇,校点古籍1部,主持局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内圣外王。《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治道研究》围绕“治道大体”这个贞观君臣论治的核心内容,分别从治国理念大体、治国事务大体、治国制度大体和君臣关系大体四个方面对《贞观政要》治道思想进行了阐释。治国理念上,唐太宗君臣一致认为,无为、仁义、至公和用贤是治国安邦的四个根本理念;治国事务上,唐太宗君臣重视君民关系、君相关系、君主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华夷之间的关系;治国制度上,唐太宗君臣确立王道制度体系,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对西周以后的政治实践中成功的方面予以继承,最终开创了有贞观朝特色的治理模式。君臣关系上,唐太宗君臣从“君臣协契,义同一体”、“君为政源,率臣以正”、“臣为股肱,制君以义”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君臣关系理论。诚如魏征所论,“自古为化,唯举大体”,《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治道研究》所论治国大体不但具有重要的政治哲学价值,而且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