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下尿路梗阻诊疗学

第一篇 下尿路梗阻总论
第1章 盆腔与会阴的解剖学
第一节 男性盆部脏器
第二节 女性盆部脏器
第三节 骨盆的肌内、筋膜和筋膜间隙
第四节 骨盆的血管、淋巴结和神经
第五节 会阴部
第2章 下尿路梗阻的超声检查
第一节 超声检查的仪器与检查方法
第二节 膀胱疾病的梗阻
第三节 男性后尿道疾病的梗阻'
第四节 男性前尿道疾病的梗阻
第五节 女性尿道梗阻
第3章 排尿与控尿生理
第一节 储尿与排尿的基本机制
第二节 与排尿相关的活动
第三节 社会与行为因素对排尿的影响
第4章 下尿路梗阻的尿动力学
第一节 尿流率
第二节 压力流率检查
第三节 影像尿动力学
第5章 下尿路梗阻的疾病分类
第6章 下尿路神经肌肉性功能障碍
第一节 相关基础知识
第二节 神经泌尿系统检查和诊断
第三节 下尿路神经肌内性功能障碍的分类
第四节 特异性下尿路神经肌内性功能障碍
第五节 下尿路神经肌肉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第7章 女性下尿路梗阻的相关因素
第一节 女性下尿路梗阻原因
第二节 女性下尿路梗阻的症状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女性下尿路梗阻因素
第8章 女性下尿路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膀胱颈梗阻
第二节 尿道综合征
第三节 尿道室
第四节 尿道囊肿
第五节 尿道息肉
第六节 输尿管膨出
第七节 女性尿道瓣膜
第9章 下尿路梗阻的合并症
第二篇 膀胱源性梗阻及相关疾病
第10章 膀胱畸形
第一节 膀胱不发育及发育不全
第二节 重复膀胱
第三节 脐尿管畸形
第四节 膀脱室
第五节 榜脱外翻
第六节 泄殖控外翻
第11章 尿路上皮异常与瘤样病变
第一节 上皮异常
第二节 瘤样病变
第12章 膀胱炎性病变
第13章 感染性膀胱炎
第一节 下尿路感染类型
第二节 诊断与治疗
第三节 UPEC与复发性和难治性UT
第14章 膀胱癌的超声诊断
第l5章 膀胱肿瘤的CT诊断
第一节 膀胱肿瘤的CT检查
第二节 膀胱肿瘤的CT表现
第三节 几种少见膀胱肿瘤
第16章 膀胱肿瘤的膀胱镜检查
第一节 膀胱镜检查
第二节 观察注意事项
第三节 膀胱肿瘤的分类
第四节 膀胱肿瘤的膀胱镜下表现
第17章 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
第一节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第二节 鳞状细胞癌
第三节 腺癌
第四节 其他癌
第五节 膀胱肿瘤的TNM分期
第18章 膀胱颈挛缩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治疗
第四节 预防
第19章 膀胱出口梗阻
第一节 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
第二节 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
第三节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
第20章 膀胱疾患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膀胱造接及膀胱适口术
第二节 膀胱结石手术
第三节 膀胱室切除术
第四节 膀胱破裂修补术
第五节 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
第六节 膀胱部分切除术
第七节 单纯膀胱切除术
第八节 男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第九节 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第十节 女性根治性膀胱及外阴切除术
第十一节 肠代膀胱术
第十二节 新膀胱术
第十三节 再生膀胱术
第十四节 尿路移行上皮化新膀胱术
第十五节 低压回肠(或结肠)+尿路移行上皮化新膀胱术
第十六节 尿流改道术
第三篇 前列腺增生与癌
第21章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临床应用
第一节 PSA的产生及功能
第二节 血清PSA升高的机制
第三节 血清PSA的各项检测指标
第四节 血清PSA的临床应用
第22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病理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学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
第三节 其他良性病变
第23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尿流率改变
第一节 尿流率测定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常见尿流率改
第24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内科治疗
第一节 内科治疗的病变基础
第二节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第25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物理疗法
第26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辨证疗法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 辨证要点
第三节 辨证论治
第27章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器械与设备
第三节 冲洗液
第四节 术前准备
第五节 麻醉与体位
第六节 术中补液注惹事项
第七节 冲洗方法
第八节 手术方法
第九节 术后处理
第十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十一节 出院后注意事项
第28章 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
第一节 耻骨上前列腺切涂术
第二节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第三节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第29章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
第一节 组织病理分类
第二节 前列腺腺癌的组织形态特点
第三节 前列腺腺癌的Gleason分级系统
第四节 动列腺腺癌的其他分级系统
第五节 前列腺癌分期
第六节 其他类型前列腺癌
第30章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第四篇 前列腺炎
第31章 前列腺炎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
第三节 流行病学
第32章 前列腺炎的组织病理
第一节 急性前列腺炎
第二节 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
第三节 特异性前列腺炎
第四节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第33章 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
第一节 病原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第二节 病原学研究方法
第34章 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 症状学
第二节 体格检查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影像学诊断
第五节 前列腺脓肿
第六节 前列腺特异性感染的诊断
第七节 前列腺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第八节 鉴别诊断
第35章 前列腺炎的治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一般治疗
第三节 抗感染治疗
第四节 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和痉挛
第五节 植物药疗法
第六节 局部治疗
第七节 外科手术治疗
第八节 前列腺脓肿的治疗
第九节 前列腺特异性感染的治疗
第十节 前列腺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第十一节 精神心理治疗
第十二节 前列腺炎的预后
第36章 前列腺痛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三节 治疗
第37章 前列腺炎的预防
第五篇 尿道源性梗阻与相关疾病
第38章 尿道下裂的诊治原则
第39章 尿道炎
第一节 尿道炎的诊断
第二节 淋菌性尿道炎
第三节 非淋病性尿道炎
第40章 尿道狭窄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 病因、部位及分类
第二节 病理
第三节 诊断
第41章 尿道损伤
第42章 尿道修复
第一节 前尿道狭窄的手术
第二节 后尿道狭窄手术
第三节 后尿道直肠瘘手术
第四节 应用ECM修补后尿道长段缺损
第五节 尿道损伤的手术治疗
第43章 尿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第一节 男性尿道癌手术
第二节 女性尿道癌手术
彩色图版
第1章 盆腔与会阴的解剖学
第一节 男性盆部脏器
第二节 女性盆部脏器
第三节 骨盆的肌内、筋膜和筋膜间隙
第四节 骨盆的血管、淋巴结和神经
第五节 会阴部
第2章 下尿路梗阻的超声检查
第一节 超声检查的仪器与检查方法
第二节 膀胱疾病的梗阻
第三节 男性后尿道疾病的梗阻'
第四节 男性前尿道疾病的梗阻
第五节 女性尿道梗阻
第3章 排尿与控尿生理
第一节 储尿与排尿的基本机制
第二节 与排尿相关的活动
第三节 社会与行为因素对排尿的影响
第4章 下尿路梗阻的尿动力学
第一节 尿流率
第二节 压力流率检查
第三节 影像尿动力学
第5章 下尿路梗阻的疾病分类
第6章 下尿路神经肌肉性功能障碍
第一节 相关基础知识
第二节 神经泌尿系统检查和诊断
第三节 下尿路神经肌内性功能障碍的分类
第四节 特异性下尿路神经肌内性功能障碍
第五节 下尿路神经肌肉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第7章 女性下尿路梗阻的相关因素
第一节 女性下尿路梗阻原因
第二节 女性下尿路梗阻的症状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女性下尿路梗阻因素
第8章 女性下尿路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膀胱颈梗阻
第二节 尿道综合征
第三节 尿道室
第四节 尿道囊肿
第五节 尿道息肉
第六节 输尿管膨出
第七节 女性尿道瓣膜
第9章 下尿路梗阻的合并症
第二篇 膀胱源性梗阻及相关疾病
第10章 膀胱畸形
第一节 膀胱不发育及发育不全
第二节 重复膀胱
第三节 脐尿管畸形
第四节 膀脱室
第五节 榜脱外翻
第六节 泄殖控外翻
第11章 尿路上皮异常与瘤样病变
第一节 上皮异常
第二节 瘤样病变
第12章 膀胱炎性病变
第13章 感染性膀胱炎
第一节 下尿路感染类型
第二节 诊断与治疗
第三节 UPEC与复发性和难治性UT
第14章 膀胱癌的超声诊断
第l5章 膀胱肿瘤的CT诊断
第一节 膀胱肿瘤的CT检查
第二节 膀胱肿瘤的CT表现
第三节 几种少见膀胱肿瘤
第16章 膀胱肿瘤的膀胱镜检查
第一节 膀胱镜检查
第二节 观察注意事项
第三节 膀胱肿瘤的分类
第四节 膀胱肿瘤的膀胱镜下表现
第17章 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
第一节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第二节 鳞状细胞癌
第三节 腺癌
第四节 其他癌
第五节 膀胱肿瘤的TNM分期
第18章 膀胱颈挛缩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治疗
第四节 预防
第19章 膀胱出口梗阻
第一节 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
第二节 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
第三节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
第20章 膀胱疾患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膀胱造接及膀胱适口术
第二节 膀胱结石手术
第三节 膀胱室切除术
第四节 膀胱破裂修补术
第五节 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
第六节 膀胱部分切除术
第七节 单纯膀胱切除术
第八节 男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第九节 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第十节 女性根治性膀胱及外阴切除术
第十一节 肠代膀胱术
第十二节 新膀胱术
第十三节 再生膀胱术
第十四节 尿路移行上皮化新膀胱术
第十五节 低压回肠(或结肠)+尿路移行上皮化新膀胱术
第十六节 尿流改道术
第三篇 前列腺增生与癌
第21章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临床应用
第一节 PSA的产生及功能
第二节 血清PSA升高的机制
第三节 血清PSA的各项检测指标
第四节 血清PSA的临床应用
第22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病理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学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
第三节 其他良性病变
第23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尿流率改变
第一节 尿流率测定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常见尿流率改
第24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内科治疗
第一节 内科治疗的病变基础
第二节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第25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物理疗法
第26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辨证疗法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 辨证要点
第三节 辨证论治
第27章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器械与设备
第三节 冲洗液
第四节 术前准备
第五节 麻醉与体位
第六节 术中补液注惹事项
第七节 冲洗方法
第八节 手术方法
第九节 术后处理
第十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十一节 出院后注意事项
第28章 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
第一节 耻骨上前列腺切涂术
第二节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第三节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第29章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
第一节 组织病理分类
第二节 前列腺腺癌的组织形态特点
第三节 前列腺腺癌的Gleason分级系统
第四节 动列腺腺癌的其他分级系统
第五节 前列腺癌分期
第六节 其他类型前列腺癌
第30章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第四篇 前列腺炎
第31章 前列腺炎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
第三节 流行病学
第32章 前列腺炎的组织病理
第一节 急性前列腺炎
第二节 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
第三节 特异性前列腺炎
第四节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第33章 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
第一节 病原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第二节 病原学研究方法
第34章 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 症状学
第二节 体格检查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影像学诊断
第五节 前列腺脓肿
第六节 前列腺特异性感染的诊断
第七节 前列腺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第八节 鉴别诊断
第35章 前列腺炎的治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一般治疗
第三节 抗感染治疗
第四节 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和痉挛
第五节 植物药疗法
第六节 局部治疗
第七节 外科手术治疗
第八节 前列腺脓肿的治疗
第九节 前列腺特异性感染的治疗
第十节 前列腺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第十一节 精神心理治疗
第十二节 前列腺炎的预后
第36章 前列腺痛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三节 治疗
第37章 前列腺炎的预防
第五篇 尿道源性梗阻与相关疾病
第38章 尿道下裂的诊治原则
第39章 尿道炎
第一节 尿道炎的诊断
第二节 淋菌性尿道炎
第三节 非淋病性尿道炎
第40章 尿道狭窄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 病因、部位及分类
第二节 病理
第三节 诊断
第41章 尿道损伤
第42章 尿道修复
第一节 前尿道狭窄的手术
第二节 后尿道狭窄手术
第三节 后尿道直肠瘘手术
第四节 应用ECM修补后尿道长段缺损
第五节 尿道损伤的手术治疗
第43章 尿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第一节 男性尿道癌手术
第二节 女性尿道癌手术
彩色图版
夏同礼,1938年4月出生。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曾在美国多所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包括在美国Emory大学以客座教授身份从事组织和细胞病理研究,在美国南Alabama大学以客座教授身份从事前列腺胚胎发育和肿瘤组织病理、病因学研究,在美国Texas大学和Virginia大学以特邀研究员和客座教授身份分别从事中美两国前列腺癌、癌前病变和胚胎发育的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从事病理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目前主要承担院内外疑难病例会诊,担任国际医学远程会诊专家。在膀胱肿瘤术后灌注治疗提供了依据。代表著作有《核形态和DNA定量图像分析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研究》等。在尿石症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和单细胞钙化是肾结石形成的基础。代表著作有《肾结石形成的病理与超微结构实验研究》、《体外冲击波对肾脏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等。在人前列腺生长发育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中,提出前列腺非同步性生长发育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生物学基础的概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国内外核心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有《前列腺癌的基础与临床》、《肿瘤特检诊断》、《现代泌尿病理学》、《肿瘤实验诊断学》和《实用下尿路梗阻诊疗学》。参加编写专著有《病理学》、《尿石症》、《前列腺疾病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Prognostic Cytometry and Cytopathology of Prostate Cancer》、《临床细胞病理学》、《针吸细胞病理学》、《肾脏肿瘤学》、《泌尿男生殖肿瘤学》、《现代前列腺学》、《前列腺炎》、《吴阶平泌尿外科学》等。
梁德江,主任医师、兼职教授,是著名泌尿外科专家,1940年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91年晋升主任医师。
1998年因其在医疗卫生事业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批准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从事医疗卫生事业40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对泌尿外科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不懈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有效的解决办法,获得北京市十余项科研成果奖。其中:1982年底设计了梁德江止血法(流体传压、尿液旁流前列腺切除术),经过20年的临床应用,解决了前列腺手术的出血问题,术前不用配血、术中不用输血、术后不用冲洗,使手术变得简单、安全。该方法适用于各种膀胱、前列腺及盆腔易于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的手术。
1983年提出应用长、粗、硬原则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外伤性早期尿道完全断裂,明显减少了术后狭窄的发生率。1999年应用ECM修补长段尿道缺损成功。
1989年首先在国内外提出各种肠代尿路的尿路移行上皮化概念,并设计了解决方法,论文发表早于国外两年。同时,并设计了应用最少的肠管产生最大容量的新膀胱的方法。
在膀胱再生、各种复杂尿道狭窄闭锁修复重建、重建尿道括约肌机制方面亦有较精深的研究。
从事病理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目前主要承担院内外疑难病例会诊,担任国际医学远程会诊专家。在膀胱肿瘤术后灌注治疗提供了依据。代表著作有《核形态和DNA定量图像分析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研究》等。在尿石症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和单细胞钙化是肾结石形成的基础。代表著作有《肾结石形成的病理与超微结构实验研究》、《体外冲击波对肾脏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等。在人前列腺生长发育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中,提出前列腺非同步性生长发育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生物学基础的概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国内外核心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有《前列腺癌的基础与临床》、《肿瘤特检诊断》、《现代泌尿病理学》、《肿瘤实验诊断学》和《实用下尿路梗阻诊疗学》。参加编写专著有《病理学》、《尿石症》、《前列腺疾病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Prognostic Cytometry and Cytopathology of Prostate Cancer》、《临床细胞病理学》、《针吸细胞病理学》、《肾脏肿瘤学》、《泌尿男生殖肿瘤学》、《现代前列腺学》、《前列腺炎》、《吴阶平泌尿外科学》等。
梁德江,主任医师、兼职教授,是著名泌尿外科专家,1940年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91年晋升主任医师。
1998年因其在医疗卫生事业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批准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从事医疗卫生事业40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对泌尿外科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不懈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有效的解决办法,获得北京市十余项科研成果奖。其中:1982年底设计了梁德江止血法(流体传压、尿液旁流前列腺切除术),经过20年的临床应用,解决了前列腺手术的出血问题,术前不用配血、术中不用输血、术后不用冲洗,使手术变得简单、安全。该方法适用于各种膀胱、前列腺及盆腔易于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的手术。
1983年提出应用长、粗、硬原则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外伤性早期尿道完全断裂,明显减少了术后狭窄的发生率。1999年应用ECM修补长段尿道缺损成功。
1989年首先在国内外提出各种肠代尿路的尿路移行上皮化概念,并设计了解决方法,论文发表早于国外两年。同时,并设计了应用最少的肠管产生最大容量的新膀胱的方法。
在膀胱再生、各种复杂尿道狭窄闭锁修复重建、重建尿道括约肌机制方面亦有较精深的研究。
《实用下尿路梗阻诊疗学》是国内第一本完整、系统介绍下尿路梗阻诊疗的专著,囊括膀胱源性、前列腺源性、尿道源性疾病及相关疾病,详细介绍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各种手术方式,并运用大量图表形象介绍手术步骤,其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