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政府劳资政策研究
作者:吕楠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4
页数:265
定价:39.00 元
ISBN-13:9787509707296
ISBN-10:7509707293
去豆瓣看看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 研究方案
第一章 撒切尔执政前英国的劳资关系状况
一 传统的积淀与变革的酝酿:1945年之前的英国劳资关系
二 从自由集体谈判到三方博弈:1945~1979年的英国劳资关系
第二章 撒切尔主义劳资观的形成
一 撒切尔主义劳资观的理论渊源
二 撒切尔主义劳资观的影响因素
三 撒切尔主义劳资观:政治权威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统一
第三章 撒切尔政府劳资政策实践
一 劳资立法: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劳资纠纷
二 经济改革:重塑自由经济
三 政治策略:恢复政府权威
第四章 撒切尔政府劳资政策评析
一 撒切尔治下的劳资关系
二 撒切尔劳资政策的经济社会绩效
三 对后撒切尔时代的影响
四 撒切尔政府劳资改革的历史地位
五 撒切尔政府劳资政策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英国劳资关系大事记
吕楠,女,1978年11月生,山东莱阳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党政治及劳资关系。
在世界上最早成立工会、最早出现集体谈判形式的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上台是其劳资关系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以法治、秩序和自由经济为基本要素,融合了政治权威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劳资观,促使撒切尔夫人彻底放弃了二战后两党的共识政治,并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这一劳资观坚定不移地贯彻到涉及劳资关系的每一领域。其结果不仅改变了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战后的劳资关系处理机制,而且对其后任的劳资政策和英国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新的“共识”奠定了基石。劳资政策是整个撒切尔革命的核心。它积极回应了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需要,努力扭转了英国的主流社会观念使之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然而,表面的稳定不等于和谐。撒切尔政府在重塑自由经济、恢复政府权成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多负面后果。劳资政策的局限性决定了撒切尔政府无法从根本上化解劳资矛盾。研究撒切尔政府劳资政策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探寻对中国劳资关系发展有益的启示。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