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1篇 管理一般理论
第1章 管理内涵
1.1 管理概念
1.2 管理属性
1.3 管理功能与功能链
1.4 管理职能与职能链
第2章 管理职能
2.1 预测职能
2.2 决策职能
2.3 计划职能
2.4 组织职能
2.5 指挥职能
2.6 协调职能
2.7 控制职能
2.8 监督职能
第3章 领导与管理
3.1 管理层级
3.2 领导
3.3 领导者的品格
3.4 领导者的知识结构
3.5 领导者的能力结构
3.6 领导能力的锻炼
3.7 西方学者的领导理论
第4章 管理理论基础
4.1 哲学与管理
4.2 经济学与管理
4.3 数学与管理
4.4 法学与管理
4.5 心理学与管理
4.6 技术学与管理
4.7 社会学与管理
4.8 生态学与管理
4.9 八大学科与管理的关系
第5章 西方主要管理理论
5.1 科学管理理论
5.2 行为科学理论
5.3 现代管理理论
5.4 简评与启示
第6章 管理规律
6.1 规律与管理规律
6.2 我国学者对管理规律的研究
6.3 管理规律的概括与认识
6.4 管理规律的研究与运用
第7章 管理一般准则与方法
7.1 管理一般准则
7.2 管理一般方法
第8章 管理体制、机制与模式
8.1 管理体制
8.2 管理机制
8.3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8.4 企业管理模式
第9章 系统工程
9.1 系统及其属性
9.2 系统工程及其分类
9.3 系统工程的一般构成及程序
9.4 系统模型与模拟
9.5 管理系统工程
第2篇 企业
第10章 企业及其设立与发展
10.1 企业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0.2 企业构成要素及运营过程
10.3 企业的责任与权利
10.4 企业的设立与破产
10.5 企业寿命周期
第11章 企业的分类
11.1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类
11.2 根据产业分类
11.3 根据技术分类
11.4 根据企业国际性分类
11.5 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分类
11.6 根据企业产品产量分类
11.7 企业的其它分类
第12章 企业生产技术体系与结构
12.1 企业生产技术体系
12.2 企业生产结构
12.3 车间生产结构
第13章 企业组织体系
13.1 企业组织体系设置理论
13.2 企业组织体系案例
13.3 企业家
第14章 企业制度和企业制度体系
14.1 制度与企业制度
14.2 企业制度体系
14.3 企业制度建设
14.4 企业制度创新
第3篇 企业管理
第15章 企业战略管理
15.1 企业战略含义及一般内容
15.2 企业战略类型
15.3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15.4 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因素
15.5 企业战略制定过程
15.6 企业战略的实施
第16章 企业风险管理
16.1 企业风险的含义
16.2 企业风险的类型
16.3 企业风险管理含义及流程
16.4 风险识别
16.5 企业风险的衡量
16.6 企业风险防范与规避
16.7 企业危机管理
第17章 企业创新与创业管理
17.1 企业创新
17.2 企业产品自主创新能力
17.3 企业创业
17.4 企业创新、创业影响因素
17.5 企业创新、创业过程
17.6 创新、创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17.7 策划企业创新、创业管理的基本思路
17.8 产品创新管理
17.9 企业创业管理
第18章 企业循环经济管理
18.1 循环经济
18.2 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18.3 循环经济的宏观管理
18.4 循环经济的中观管理
18.5 循环经济的微观管理
18.6 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
第19章 企业文化管理
19.1 企业文化的含义与构成
19.2 企业文化建设
19.3 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
19.4 企业和谐氛围的塑造
19.5 企业形象的塑造
第20章 企业综合管理
20.1 综合管理的含义及其内容
20.2 企业运营指标及指标体系
20.3 企业综合平衡与综合计划
20.4 企业综合评价
第21章 企业专业管理
21.1 计划管理
21.2 人力资源管理
21.3 营销管理
21.4 生产运作管理
21.5 质量管理
21.6 技术管理
21.7 物流管理
21.8 成本与财务管理
21.9 信息管理
21.10 企业各专业管理的关系
第22章 企业诊断与咨询
22.1 企业诊断与咨询概述
22.2 企业管理诊断与咨询的程序
22.3 企业诊断与咨询方法
22.4 几个全局性管理的诊断与咨询
第23章 企业绩效管理
23.1 绩效与企业绩效
23.2 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
23.3 企业绩效管理内涵与流程
23.4 企业绩效评价
23.5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3.6 绩效评价方法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