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桥梁预应力总论
1.1 预应力基本概念
1.1.1 预应力结构的定义
1.1.2 预应力结构的特点
1.1.3 预应力度
1.2 预应力桥梁结构基本形式
1.2.1 预应力梁桥
1.2.2 预应力刚构桥
1.2.3 预应力拱桥
1.2.4 预应力斜拉桥
1.2.5 预应力悬索桥
1.3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1.3.1 按施工工艺分类
1.3.2 按预应力度分类
1.3.3 按预应力筋的位置分类
1.4 预应力桥梁结构发展历史
1.4.1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
1.4.2 国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
1.4.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优势
1.4.4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亟待解决的课题
1.5 现代预应力桥梁结构最新进展
1.5.1 预应力结构型式与体系
1.5.2 预应力结构新材料
1.5.3 预应力结构设计理论
1.5.4 预应力施工工艺
第2章 预应力桥梁结构材料和产品
2.1 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
2.1.1 预应力筋的性能要求
2.1.2 预应力筋的种类
2.1.3 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
2.1.4 非预应力筋
2.2 混凝土
2.2.1 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2.2.2 混凝土的种类
2.2.3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3 预应力体系配套产品
2.3.1 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基本要求
2.3.2 预应力锚具的分类
2.3.3 常用的锚具
2.3.4 桥梁中常用的锚固体系介绍
2.3.5 无粘结预应力筋
2.3.6 连接器
2.3.7 波纹管
2.3.8 预应力机具
第3章 桥梁预应力施工工艺
3.1 预应力施工工艺种类
3.1.1 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3.1.2 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3.1.3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
3.1.4 体外预应力施工工艺
3.2 预应力施工
3.2.1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3.2.2 工艺流程
3.2.3 施工工艺
3.2.4 预应力筋张拉
3.2.5 预应力筋张拉要求
3.3 灌浆工艺
3.3.1 灌浆材料
3.3.2 压浆设备
3.3.3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工艺
3.3.4 真空辅助灌浆工艺
第4章 桥梁预应力损失计算、结构性能与构造
4.1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
4.2 预应力损失计算
4.2.1 总损失估算法(综合估算法)
4.2.2 分项计算法
4.2.3 精确估算法
4.3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及减小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4.3.1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4.3.2 减小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4.3.3 预应力损失算例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5.1 一般规定
5.1.1 基本假定
5.1.2 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5.1.3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矗的计算
5.1.4 纵向钢筋应力
5.1.5 由预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计算
5.1.6 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合力及合力点的偏心距
5.2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2.1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各阶段受力
5.2.2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截面破坏形态
5.2.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
5.3 受拉截面计算
5.3.1 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
5.3.2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
5.3.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5.4 受剪截面承载力计算
5.4.1 预应力混凝土斜截面破坏形态
5.4.2 预应力混凝土斜截面承载力分析
5.4.3 预应力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5.4.4 预应力混凝土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5.5 受扭截面计算
5.5.1 预应力对受扭截面的有利作用
5.5.2 矩形截面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5.6 局部承压承载力计算
5.6.1 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理论
5.6.2 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5.6.3 局部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5.7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7.1 预应力混凝土抗冲切破坏形态
5.7.2 计算公式
5.8 疲劳验算
5.8.1 概述
5.8.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验算
第6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6.1 裂缝验算
6.1.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裂缝的出现、分布及特征
6.1.2 裂缝宽度限值
6.1.3 裂缝宽度验算
6.1.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名义拉应力法
6.2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6.2.1 计算规定
6.2.2 挠度限值
6.2.3 受弯构件挠度的计算
6.2.4 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
第7章 预应力桥梁耐久性研究
7.1 概述
7.1.1 国外研究概况
7.1.2 国内研究概况
7.2 影响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7.2.1 内在因素
7.2.2 环境因素
7.2.3 受荷状态
7.3 提高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7.3.1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7.3.2 加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7.3.3 加强构造配筋,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
7.3.4 提高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管道压浆质量的措施
7.3.5 提高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端的封锚措施
7.3.6 加强桥面排水和桥面铺装层的防水设计
7.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内容
7.4.1 结构使用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
7.4.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内容
第8章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设计
8.1 概述
8.1.1 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8.1.2 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常用分析方法
8.2 弹性分析
8.3 压力线、线性变换与吻合束
8.3.1 压力线
8.3.2 线性变换
8.3.3 吻合束
8.4 等效荷载法
8.4.1 直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
8.4.2 折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
8.4.3 曲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
8.4.4 广义等效荷载
8.5 荷载平衡法
8.5.1 a荷载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第9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第11章 大跨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
第12章 预应力混凝土拱桥
第13章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第14章 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