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移动通信及其特点
1.2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
1.5 多址方式
1.5.1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方式
1.5.2 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多址方式的频谱效率
1.6 其他常用技术
1.6.1 均衡技术
1.6.2 分集技术
1.6.3 信道编码技术
1.7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 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7.2 从2G向3G发展
1.7.3 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人)
1.7.4 我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8 第四代移动通信(4G)标准及现状
1.8.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8.2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研发状况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移动通信网
2.1 引言
2.2 移动通信体制
2.2.1 大区制移动通信网
2.2.2 小区制(蜂窝)移动通信网
2.3 移动通信的信道结构
2.3.1 话音信道
2.3.2 控制信道
2.4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配置
2.5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
2.5.1 同频道干扰
2.5.2 邻频道干扰
2.5.3 互调干扰
2.5.4 阻塞干扰
2.5.5 近端对远端的干扰
2.6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规划
2.6.1 等频距分配法
2.6.2 信道分配策略
2.7 多信道共用技术
2.7.1 话务量与呼损
2.7.2 每个信道能容纳的用户数
2.8 移动性管理
2.8.1 位置管理
2.8.2 切换管理
2.9 无线资源管理技术
2.9.1 功率控制
2.9.2 接人控制
2.9.3 负载(拥塞)控制
2.9.4 信道分配
2.9.5 分组调度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3.1 VHF、UHF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
3.1.1 直射波
3.1.2 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
3.1.3 绕射衰耗
3.1.4 反射波
3.1.5 多经衰落
3.1.6 阴影衰落
3.2 电波传播特性的估算(工程计算)
3.2.1 Egli John J.场强计算
3.2.2 奥村( Okumura)模型
3.2.3 0kumura . Hata方法
3.2.4 微蜂窝系统的覆盖区预测模式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数字调制技术
4.1 引言
4.1.1 影响数字调制的因素
4.1.2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
4.1.3 当今蜂窝系统、PCS(个人通信系统)和无绳电话采用的主要调制方式
4.2 线性调制技术
4.2.1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4.2.2 差分相移键控(DPSK)
4.2.3 正交相移键控QPSK(4PSK)
4.2.4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0QPSK)
4.2.5 π/4 .QPSK
4.3 恒包络调制技术
4.3.1 最小频移键控(MSK)
4.3.2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
4.4 “线性”和“恒包络”相结合的调制技术
4.4.1 M维相移键控(MPSK)
4.4.2 M维正交振幅调制(QAM)
4.4.3 M维频移键控(MFSK)
4.5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4.5.1 正交频分复用的原理
4.5.2 子载波调制
4.5.3 正交频分复用的DFT实现
4.5.4 0FDM的特点
4.5.5 0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4.6 扩频调制技术
4.6.1 PN码序列
4.6.2 直接序列扩频(DS-SS)
4.6.3 跳频扩频(FH-SS)
4.6.4 直扩的性能
4.6.5 跳频扩频的性能
4.7 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的调制性能分析
4.7.1 在慢速平稳衰落信道中的数字调制性能
4.7.2 在频率选择性移动通信信道中的数字调制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与GPRS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7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附录 缩略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