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CP事务协议
  第1章 /CP概述
  1.1 概述
  1.2 UDP上的客户-服务器
  1.3 CP上的客户-服务器
  1.4 /CP上的客户-服务器
  1.5 测试网络
  1.6 时间测量程序
  1.7 应用
  1.8 历史
  1.9 实现
  1.10 小结
  第2章 /CP协议
  2.1 概述
  2.2 /CP中的新CP选项
  2.3 /CP实现所需变量
  2.4 状态变迁图
  2.5 /CP的扩展状态
  2.6 小结
  第3章 /CP使用举例
  3.1 概述
  3.2 客户重新启动
  3.3 常规的/CP事务
  3.4 服务器收到过时的重复SY
  3.5 服务器重启动
  3.6 请求或应答超出报文段最大长度MSS
  3.7 向后兼容性
  3.8 小结
  第4章 /CP协议(续)
  4.1 概述
  4.2 客户的端口号和IME_WAI状态
  4.3 设置IME_WAI状态的目的
  4.4 IME_WAI状态的截断
  4.5 利用A跳过三次握手
  4.6 小结
  第5章 /CP协议的实现:插口层
  5.1 概述
  5.2 常量
  5.3 ssed函数
  5.4 小结
  第6章 /CP的实现:路由表
  6.1 概述
  6.2 代码介绍
  6.3 radix_de_head结构
  6.4 rery结构
  6.5 r_merics结构
  6.6 i_iihead函数
  6.7 i_addrue函数
  6.8 i_marue函数
  6.9 i_clsrue函数
  6.10 i_rqim函数
  6.11 i_rqkill函数
  6.12 小结
  第7章 /CP实现:协议控制块
  7.1 概述
  7.2 i_pcbladdr函数
  7.3 i_pcbcec函数
  7.4 小结
  第8章 /CP实现: CP概要
  8.1 概述
  8.2 代码介绍
  8.3 CP的prsw结构
  8.4 CP控制块
  8.5 cp_ii函数
  8.6 cp_slwim函数
  8.7 小结
  第9章 /CP实现:CP输出
  9.1 概述
  9.2 cp_upu函数
  9.2.1 新的自动变量
  9.2.2 增加隐藏的状态标志
  9.2.3 在SY_SE状态不要重传SY
  9.2.4 发送器的糊涂窗口避免机制
  9.2.5 有RS或SY标志时强制发送报文段
  9.2.6 发送MSS选项
  9.2.7 是否发送时间戳选项
  9.2.8 发送/CP的CC选项
  9.2.9 根据CP选项调整数据长度
  9.3 小结
  第10章 /CP实现:CP函数
  10.1 概述
  10.2 cp_ewcpcb函数
  10.3 cp_rlkup函数
  10.4 cp_geacache函数
  10.5 重传超时间隔的计算
  10.6 cp_clse函数
  10.7 cp_msssed函数
  10.8 cp_mssrcvd函数
  10.9 cp_dpis函数
  10.10 cp_reass函数
  10.11 小结
  第11章 /CP实现:CP输入
  11.1 概述
  11.2 预处理
  11.3 首部预测
  11.4 被动打开的启动
  11.5 主动打开的启动
  11.6 PAWS:防止序号重复
  11.7 ACK处理
  11.8 完成被动打开和同时打开
  11.9 ACK处理(续)
  11.10 FI处理
  11.11 小结
  第12章 /CP实现:CP用户请求
  12.1 概述
  12.2 PRU_CEC请求
  12.3 cp_cec函数
  12.4 PRU_SED和PRU_SED_EF请求
  12.5 cp_usrclsed函数
  12.6 cp_syscl函数
  12.7 /CP的前景
  12.8 小结
  第二部分 CP的其他应用
  第13章 HP:超文本传送协议
  13.1 概述
  13.2 HP和HML概述
  13.3 HP
  13.3.1 报文类型:请求与响应
  13.3.2 首部字段
  13.3.3 响应代码
  13.3.4 各种报文头举例
  13.3.5 例子:客户程序缓存
  13.3.6 例子:服务器重定向
  13.4 一个例子
  13.5 HP的统计资料
  13.6 性能问题
  13.7 小结
  第14章 在HP服务器上找到的分组
  14.1 概述
  14.2 多个HP服务器
  14.3 客户端SY的到达间隔时间
  14.4 R的测量
  14.5 用lise设置入连接队列的容量
  14.6 客户端的SY选项
  14.7 客户端的SY重传
  14.8 域名
  14.9 超时的持续探测
  14.10 /CP路由表大小的模拟
  14.11 mbuf的交互
  14.12 CP的PCB高速缓存和首部预测
  14.13 小结
  第15章 P:网络新闻传送协议
  15.1 概述
  15.2 P
  15.3 一个简单的新闻客户
  15.4 一个复杂的新闻客户
  15.5 P的统计资料
  15.6 小结
  第三部分 Uix域协议
  第16章 Uix域协议:概述
  16.1 概述
  16.2 用途
  16.3 性能
  16.4 编码举例
  16.5 小结
  第17章 Uix域协议:实现
  17.1 概述
  17.2 代码介绍
  17.3 Uix dmai和prsw结构
  17.4 Uix域插口地址结构
  17.5 Uix域协议控制块
  17.6 uipc_usrreq函数
  17.7 PRU_AACH请求和up_aach函数
  17.8 PRU_DEACH请求和up_deach函数
  17.9 PRU_BID请求和up_bid函数
  17.10 PRU_CEC请求和up_cec函数
  17.11 PRU_CEC2请求和up_cec2函数
  17.12 sckepair系统调用
  17.13 pipe系统调用
  17.14 PRU_ACCEP请求
  17.15 PRU_DISCEC请求和up_discec函数
  17.16 PRU_SHUDW请求和up_shudw函数
  17.17 PRU_ABR请求和up_drp函数
  17.18 其他各种请求
  17.19 小结
  第18章 Uix域协议:I/和描述符的传递
  18.1 概述
  18.2 PRU_SED和PRU_RCVD请求
  18.3 描述符的传递
  18.4 up_ieralize函数
  18.5 up_exeralize函数
  18.6 up_discard函数
  18.7 up_dispse函数
  18.8 up_sca函数
  18.9 up_gc函数
  18.10 up_mark函数
  18.11 性能(再讨论)
  18.12 小结
  附录A 测量网络时间
  附录B 编写/CP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
  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