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
齐国孟尝君从不计较门客都是什么出身,所以前来投奔他的人很多也很杂。尤其是一些看起来不怎么有出息的人,孟尝君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给自己什么样的帮助。但是关键时刻,救命的居然就是这些常人所看不起的鸡鸣狗盗之徒……
毛遂自荐
毛遂本是赵国平原君手下一个不起眼的门客,秦国大兵压境的时候,平原君领命赴楚求救,毛遂自我推荐,随行赴楚,他凭借自身的机智勇敢,使赵楚两国达成互助协定,共退秦军。而“毛遂自荐”也作为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窃符救赵
魏公子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军攻打赵国时,赵国向魏国求救,迫于秦国压力的魏王阻止了大将晋鄙出兵救赵,于是,平原君又派人向信陵君求救。可是要调兵必须要有兵符,信陵君怎么才能把兵符拿到手呢?
娶妻招祸
楚国春申君年轻时机智勇敢,在楚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但是叱咤风云数十载的春申君,年老智昏、贪恋富贵,被奸臣李园与其妹利用,成为李园兄妹阴谋的牺牲者,最终死在自己门客的手下。
万世师表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开创了儒家学派。当时诸侯征伐、礼崩乐坏,孔子却期望恢复凡事遵循“礼”的社会秩序,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他周游列国十四年,但始终没被重用。在教育上,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一生弟子三千,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孟母三迁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记录其思想和言论的《孟子》与《论语》一样,深刻影响了中国读书人几千年。不过这位伟大的孟子,小时候却非常调皮贪玩、无心向学。那么,孟子是怎样转变成为一个好学之人的呢?一切都得归功于他的母亲……
老子留书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曾当过春秋晚期周朝的藏室史,博学多闻,有一套以“道”为中心的处世哲学。后来周室渐衰,老子遂辞官西去。经过函谷关时,在关尹的恳求下,老子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随后离去,不知所踪。
庄周梦蝶
庄子名周,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楚威王曾以厚礼欲聘其为相,被他拒绝,庄子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钓鱼为生,著有对后世影响很深的《庄子》一书。
孙武练兵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是军事天才孙武在他的《孙武兵法》中所描述的用兵之境界。胸怀大志欲称霸天下的吴王阖庐求贤若渴,读了孙武的兵书后,想要考验他一下。于是,吴王给孙武出了一道难题……
墨子救宋
平民出身的思想家墨子一生痛恨战争,喜欢打抱不平。一次,楚国在巧匠公输班的协助下,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墨子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弟子赶往宋国帮助守城,自己则前往楚国国都,试图说服楚王放弃战争的打算……
韩非之死
战国最后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的同学李斯常自叹不如。不过,这个在学问上聪明绝顶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却十分笨拙,虽然他对人性的弱点看得很透彻,可到头来还是避免不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