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概论(修订版)
作者:郑传寅 (作者)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6
页数:413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301206102
ISBN-10:730120610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编 戏曲文化的特殊道路
第一章 海纳百川——戏曲文化的多元“血统”
一 戏曲起源诸说述评
1.导源于古代宫廷俳优说
2.导源于皮影戏和傀儡戏说
3.导源于古印度之梵剧说
4.导源于宗教仪式说
二 考察戏曲起源的方法和原则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文化演进途径的多样性
3.不能用艺术的起源代替戏剧起源
三 戏曲文化的多元“血统”
1.戏曲文化的远源
2.戏曲文化的近源
第二章 山重水复——戏曲文化的迟缓发生
一 戏曲何以晚出诸说质疑
1.成说述要
2.我之浅见
二 戏曲何以晚出之我见
1.历史意识的过早觉醒与神话的历史化进程
2.“言志”传统与对再现艺术的隔膜
3.“求实”精神与对稗官野史的排斥
4.清心寡欲的“养心”要求与对心灵震荡的避忌
三 戏曲勃兴于元的原因
1.成说述要
2.我之浅见
第二编 古代戏曲的审美形态
第一章 悲喜沓见——古代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一 戏曲分类批评的几种主要方式
二 关于古代戏曲中有无悲剧的争论
三 西方古典戏剧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四 古代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五 中西戏剧美的融合与互补
第二章 哀而不伤——古典悲剧概观
一 衡量悲剧的“尺度”
1.亚里士多德的“尺度”
2.黑格尔的“尺度”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尺度”
4.我国学者的“尺度”
二 古典悲剧的“贫困”
三 古典悲剧的特点
1.构成成分:苦乐相错
2.悲剧人物:女性为主
3.悲剧结构:先否后喜
4.悲剧效果:令人酸鼻
……
第三编 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
跋
郑传寅,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艺术学系主任和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传统文化与占媳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欧洲戏剧史》等。
戏曲是中华文化之树上的丰硕成果,是世界剧坛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所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决定了它的特殊道路、审美形态和精神特质。《中国戏曲文化概论(修订版)》将戏曲文化置于华夏文化的宏阔背景之下来加以观照,通过戏曲反观华夏文化。同时又将中国戏曲视为世界戏剧的一个部分,借助比较方法概括其民族特点。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