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的自白
作者:沈栖 (作者)
出版:文汇出版社 2009.12
页数:290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807417286
ISBN-10:7807417285
去豆瓣看看 为文不作媚时语
——《思想者的自白》序
世象纵论
“定点巡游”可以休矣
信任孩子
违法建筑为何“上万”才拆除?
大学生心中永存的“背影”
让过期的法规“死亡”
干部要有“对立面
“红头文件”不再独尊
议案提案的“含金量”
莫把英灵当草菅
慢作为:腐败的温床
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北京晚报》滚动出版的标本意义
令人思量的70%
警惕“收买型腐败
“红头文件”缘何如此尴尬?
当记者发现真相之后
让官员财产见“阳光”
荒唐的“类比”
虚幻的亢奋和自卑的激愤
执政骨干的“必修课”
“折腾”又一例证
值得重视的一份调查报告
这次回家乡的随感
“5.12”后续报道点评
人物褒贬
想起了吴青
朱德爱兰有寓意
可敬的任建国
曾荫权“放下身段”
海瑞形象的现代价值
点评郑筱萸的遗书
苏格拉底的“命题”
重温世纪伟人马克思
向“路乞”先生致敬
戈尔功不可没
遥想徐光启
白桦老人的正义感
王元化:为思想而生
愿殉自由死
——纪念林昭殉难40周年
表彰谈家桢不应疏忘的一笔
鲁冠球的自律精神
解读“李森科事件”
民生扫描
“民工典当白条”背后的法律困惑
表达权:人权保障新理念
关于“民主”话题的随想
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农民工:有尊严地融入城市
人大代表和选民的“绿色通道”
穷人和富人一样享有平等权利
也要允许群众讲错话
每个生命都不容忽视
礼赞生命
辩护:律师的志业
人性关怀:警察的职业伦理
替“精神赡养立法”叫好
维护穷人的人权底线
“聚众”未必“闹事”
有感于“总统输了官司”
正义的诉求少不了律师
“三公”消费是“敏感信息”?
经济走笔
城市的“绿色外套”
巴西利亚的末路
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品行层面
“温饱”与“环保”的冲突
山西的“环保考核”
建设生态文明
多一些“黑琵先生”
提高环保违法的成本
哀旅鸽
走出“纳税意识”的误区
“规则”比“诚信”更重要
人间缘何鸟鸣稀?
假如中国也设个“斯黛拉奖”
洋厂长的精神遗产
注重城市服务的细节
文化放谈
我看日本人
“上海闲话”岂能绝音?
反腐力戒花架子
面对白桦老人的诘问
为善最乐
呼应方成的建议
人际还须有忠告
古建筑:给历史留些思考空间
又闻“封杀”声
文化:现代城市的“灵魂”
菲律宾有个忘忧岛
城市的“第三空间”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
何必“多此一举”
美国“名人100排行榜”的联想
幸福源自一种心境
成功奥运的另一义
“善意待人”和“受人善意”
学府竟有“传统文盲”
干部读书和“本领恐慌”
光有“武汉宣言”犹嫌不足
将什么样的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子孙
感谢湖北省政府留下这处遗址
告密:圣旗下的罪恶
和谐离不开妥协
附:做一个为思想而生的人
——《杂文选刊》杂志访谈沈栖
跋
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法治报》主任编辑。上世纪70年代初参与鲁迅著作的注释工作后,业余研读现代文学,著有《林语堂散文赏析》,参与编撰《中外现代文学作品辞典》和《二十世纪中国新诗词典》。1988年从事新闻工作,并致力于杂文创作,著有杂文集《世象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曾有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年)·杂文卷》和多年各种版本的中国杂文年选。
“引经据典”看似很有学问,很难操作,其实手头有几本像样的类书,懂一点目录学的常识,加上如今检索极其方便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古今中外各类掌故、名人雅士各类箴言,不说信手拈来,起码可以随便找到。至于“发议论”,似乎稍难一点,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说到“反腐败”,十有八九最后要扯到制度建设,要说到“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之类名言;说到言论自由,总归跳不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拼命维护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