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秩序: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
作者:何建华 著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11
丛书:浙江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系列·理论篇
页数:280
定价:37.00 元
ISBN-13:9787308063678
ISBN-10:7308063674
去豆瓣看看 导论制度变迁与信用制度创新
第一章 信用、信用制度概述
一、信用:人类文明的基石
(一)信用:人类社会秩序扩展的重要纽带
(二)信用: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
(三)信用:现代文明的基石和重要标志
(四)信用: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二、信用:内涵、结构与形式
(一)何谓信用
(二)信用的结构
(三)信用的基本形式
三、信用制度:构成、功能及变迁
(一)制度与信用制度
(二)信用制度的基本构成
(三)信用制度的功能
(四)信用制度变迁
第二章 信用制度变迁: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
一、信用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自然经济时期的信用制度
(二)货币经济时期的信用制度
(三)信用经济时期的信用制度
二、中国信用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信用制度
(二)近代信用制度的发展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用制度
(四)改革开放后市场信用制度建设
三、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中国信用制度变迁的目标及模式选择
(一)人伦信用与契约信用:两种不同的信用制度
(二)中国传统人伦信用模式面临的挑战
(三)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中国信用制度变迁的目标
(四)信用制度创新: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浙江诚信建设:中国信用制度变迁的实践范例
一、制度变迁:浙江诚信建设的背景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浙江诚信建设的宏观背景
(二)市场化、民营化改革:浙江诚信建设的实践背景
二、浙江诚信建设的基本历程
(一)温州实践:市场经济早期浙江诚信建设的缩影
(二)“信用浙江”的提出及其建设历程
三、“信用浙江”建设的实践特色
(一)整体推进
(二)重点突破
(三)先易后难
(四)区域联动
(五)逐步完善
四、“信用浙江”建设的社会效应
(一)迅速崛起了一大批注重质量、注重品牌、注重信用的企业
(二)浙江各级政府的公信力和信用形象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个人信用建设初见成效,信用观念深入人心
(四)市场信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第四章 信用制度创新:浙江的经验及启示
一、信用制度创新:信用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
(一)创新与制度创新
(二)信用制度变迁中的信用制度创新
(三)影响信用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二、信用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
(一)积极从事市场交易活动,在市场大潮中培育市场信用观念
(二)提高政府公信力,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作用
(三)加强法制建设,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
(四)积极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机制
(五)健全利益机制,充分发挥失信惩戒机制的规范引导作用
(六)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全民信用意识
三、浙江信用制度创新的启示
(一)完善市场机制:信用制度创新的基础
(二)发挥政府作用:信用制度创新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法制:信用制度创新的环境因素
(四)技术创新:信用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五)文化建设:信用制度创新的人文因素
(六)政府与市场互动:信用制度创新的基本机制
第五章 “路径依赖”:信用制度变迁的障碍
一、路径依赖:制度变迁中的自我强化机制
(一)路径依赖及其形成机理
(二)路径依赖对信用制度变迁的影响
二、对人伦信用的路径依赖:信用制度变迁的障碍
(一)泛家族主义信任:中国传统特殊主义的社会信任结构
(二)泛家族主义信任对浙江信用制度变迁的影响
(三)家族主义的信任结构:信用体系扩展的严重障碍
三、信用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成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逻辑
(二)改革途径的初始选择
(三)家族文化的艰难转型
(四)利益因素:节约交易成本
(五)转型时期法律制度局限
第六章 走出“锁定”状态:信用制度创新的途径
一、信用制度创新:走出“锁定”状态的必然选择
(一)制度创新:摆脱路径依赖的关键因素
(二)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路径和模式选择
二、不同国家信用制度模式比较及启示
(一)美国的信用制度模式
(二)欧洲的信用制度模式
(三)日本的信用制度模式
(四)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三、中国信用制度创新的途径探索
(一)中国信用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二)我国信用制度创新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三)从浙江实践看我国信用制度创新的目标和途径
四、以制度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进“信用浙江”建设
(一)加强信用机制创新
(二)加强信用技术创新
(三)加强信用组织创新
(四)加强信用文化创新
(五)培育现代信用主体
参考文献
大事记
何建华,女,1963年生,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浙江省委党校伦理学教授,浙江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经济伦理研究。2004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曾在《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道德选择论》、《经济正义论》、《分配正义论》、《信用浙江》等。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比价列表